<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風壇的詩詞(817首)

    521 《仙杏山》 宋·周邦彥

    仙人藥光明夜燭,種杏碧山如種玉。
    春風裂石鳳收花,赤頰離離照山谷。
    卿云承日作陰潤,猛虎守山防采斸。
    高真筐篚入時貢。

    522 《知府孫學士見示和終南監宮太保道懷五首因以》 宋·范仲淹

    瑤壇日月靜中長,詩思時時逸謝塘。
    神枕自成仙島夢,朝衣猶有御爐香。
    三元秘簡侵星奏,五嶺靈芽待雪嘗。
    金闕九重留不住,高風何處是嚴光。

    523 《贈鍾道士》 宋·范仲淹

    人間無復動機心,掛了儒冠歲已深。
    惟有詩家風味在,一壇松月伴秋吟。

    524 《送蔡挺代父之蜀》 宋·范仲淹

    朔風豈不寒,蜀道豈不難。
    之子代親行,萬里心自安。
    劍閣雪猶明,錦江春未闌。
    到日必詩戰,重登李杜壇。

    525 《水調歌頭 緱山夜歌》 元·元好問

    石壇洗秋露,喬木擁蒼煙。
    緱山七月笙鶴,曾此上賓天。
    為問云間嵩少,老眼無窮今古,夜樂幾人傳。
    宇宙一丘土,城郭又千年。

    526 《摸魚兒 樓桑呼漢昭烈廟》 元·元好問

    問樓桑、故居無處。
    青林留在祠宇。
    荒壇社散鳥聲□,寂寞漢家簫鼓。
    春已暮。

    527 《和皓文二絕》 宋·林逋

    李杜風騷少得朋,將壇高筑竟誰登。
    林蘿寂寂湖山好,月下敲門只有僧。

    528 《導引·清都未曉》 宋·無名氏

    清都未曉,萬乘并駕,煌煌擁天行。
    祥風散瑞靄,華蓋聳,旗常建,耀層城。
    四列兵衛,爟火映、金支翠旌。
    眾樂警、作充宮庭。

    529 《導引·春融日暖》 宋·無名氏

    春融日暖,四野瑞煙浮。
    柳菀更桑柔。
    土膏脈起條風扇,宿雪潤田疇。
    金根轂轉如雷動,羽衛擁貌貅。

    530 《喜遷鶯·利名拋卻》 宋·無名氏

    利名拋卻。
    入廣莫鄉閭,委蛇盤礴。
    水曲山隈,煙村云屋,隨分葛衣藜藿。
    任他玉堂軒冕,爭似茅廬丘壑。

    531 《六州》 宋·無名氏

    垂炎運,真主嗣瑤圖。
    海波晏,卿云爛,日月麗皇都。
    年屢稔、萬寶山儲。
    廣莫風生律,一氣潛噓。

    532 《六州》 宋·無名氏

    雙鳳落,佳氣藹龍山。
    澄江左,清湖右,日夜海潮翻。
    因吉地、卜筑圜壇。
    宏基隆陛級,神位周環。

    533 《奉禮歌》 宋·無名氏

    六龍承馭。
    紫壇平、瑞藹蔥籠擁神都。
    肅環衛、嚴貔虎。
    雞人行漏傳呼。

    534 《奉禮歌》 宋·無名氏

    皇天眷命集珍符。
    上圣膺期起天衢。
    環紫極鴻樞。
    此時朝野歡娛。

    535 《降仙臺》 宋·無名氏

    星芒收采,云容放曉,羲馭漸揚明。
    觚壇竣事,齋風襲、袞衣輕。
    鑾路塵清。
    甘泉鹵簿,祲威肅、回軫旋衡。

    536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十三醉石》 宋·梅堯臣

    相期物外游,共醉僊壇石。
    舉手薄高穹,清風生兩腋。
    都忘塵世煩,笑傲聊為適。

    537 《雙鳧觀》 宋·梅堯臣

    山下溪流照城郭,幽庭柏子風自落。
    古壇蒼蘚少人行,不見雙鳧見黃雀。

    538 《讀邵不疑學士詩卷杜挺之忽來因出示之且伏高》 宋·梅堯臣

    作詩無古今,唯造平淡難。
    譬身有兩目,了然瞻視端。
    邵南有遺風,源流應未殫。
    所得六十章,小大珠落盤。

    539 《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 宋·梅堯臣

    聞君奉宸詔,瑞祝疑靈岫。
    山水聊得游,志愿庶可就。
    豈無朋從俱,況此一二秀。
    方蘄建春陌,十刻殘晝漏。

    540 《子聰惠書備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宋·梅堯臣

    自我河橋來,清話殊未已。
    亟言閱通疇,晨駕遂遵彼。
    尺書忽見遺,經由皆可紀。
    草草始辭家,匆匆渡河水。

    * 關于風壇的詩詞 描寫風壇的詩詞 帶有風壇的詩詞 包含風壇的古詩詞(8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