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風俗處的詩詞(575首)

    101 《賦竹深處》 宋·衛宗武

    淇園既往不足論,渭川徒多未足貴。
    森然玉立闢幽深,彌望恢恢有余地。
    何異東亭手親植,遂使南陽日清閟。
    綠云障日間弗容,翠濤翻空杳無涘。

    102 《代吳景年次韻凈慈寺主僧頔上人二首》 宋·陳著

    遠公陶陸成千古,誰復相從過虎溪。
    西隱老師雖有約,北山俗駕似難齊。
    詩來日午雙瞳醒,句出天心萬象低。
    時課家僮修茗供,松風清處坐分題。

    103 《三交會合 俗名韻令》 元·王哲

    扶風且住。
    聽予言語。
    決定相隨去。
    些兒少慮。

    104 《姚性存將歸鶴沙以詩見別次韻》 明·袁凱

    十年避地誰知我,此日看君自可人。
    空谷正思駒皎皎,清溪還度石磷磷。
    韓公住處皆荒服,區冊歸時及早春。
    聞道沙邊風俗好,老夫東望欲為鄰。

    105 《觀劍客圖》 宋·釋智圓

    飛劍縱橫乍可驚,翻疑風俗妄傳聲。
    如今至窮在何處,不出為人平不平。

    106 《次余仲庸松風閣韻十九首》 宋·裘萬頃

    俗書本作于湖樣,野鶩家雞強自分。
    王氏無人魯公死,只今何處覓云仍。

    107 《婺源道中》 宋·方回

    盤山莫訝去程賒,風俗真淳尚可嘉。
    行客門前方下馬,主人店里已烹茶。
    百泉怒噴常疑雨,萬木陰森不見花。
    倚杖蒼崖憶何事,白云深處晦翁家。

    108 《和陳屯田送縣徐殿丞次韻》 宋·李覯

    近年雙闕暫鳴珂,出宰南城戶數多。
    古道存心公道顯,惡人鉗口善人歌。
    登高賦處英辭在,垂橐歸時舊物鈋。
    當比瑞金囂訟后,要移風俗擬如何。

    109 《挽心泉蒲處士》 宋·丘葵

    欲持雞絮立墳前,俗了青霞頂上仙。
    只合化為溪畔鷺,乘風飛去弄清泉。

    110 《蘭亭書事》 宋·釋紹嵩

    蒼岸古木靄煙蘿,風俗猶聞晉永和。
    綠樹碧檐相掩映,青鞋黃帽飽經過。
    還緣世遇兵戈鬧,頗覺閑消日月多。
    盤礴幽窗覓詩處,月明天色白連河。

    111 《王丞相生辰》 宋·喻良能

    皇宋十一葉,時清風俗淳。
    實維元首明,亦繄股肱純。
    煌煌冀國公,自昔抱經綸。
    初掌黃麻誥,黼黻同卿云。

    112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13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114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泬漻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辭悲秋長詩

    115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116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于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

    楚辭

    117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118 《芙蓉女兒誄》 清·曹雪芹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
    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長詩

    119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20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 關于風俗處的詩詞 描寫風俗處的詩詞 帶有風俗處的詩詞 包含風俗處的古詩詞(5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