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風亭的詩詞(119首)

    41 《秋風亭拜寇萊公遺像》 宋·陸游

    江上秋風宋玉悲,長官手自葺茅茨。
    人生窮達誰能料,蠟淚成堆又一時。

    42 《永慶僧舍松風亭》 宋·梅堯臣

    誰按黃金徽,滿指清風度。
    但聽松上聲,不知松間趣。
    野僧何所樂,樂此數株樹。
    寧邀俗客來,草綠澗西路。

    43 《松風亭四首》 宋·曾幾

    長卿壁四立,杜老茅三重。
    茶山窮次骨,憩寂以長松。
    直干以棟宇,清陰自帡幪。
    山泉落高處,審聽是松風。

    44 《松風亭四首》 宋·曾幾

    回環數株松,老干極落落。
    清風一披拂,竽籟自然作。
    喧囂世俗事,只使人意惡。
    誰能洗耳來,相與憩寂寞。

    45 《凌風亭》 宋·韓元吉

    西山如層城,壁立有堅對。
    逶迤雉堞出,一水相縈帶。
    誅茅發頹垣,偶與嘉景會。
    天風無邊來,云日為破碎。

    46 《宿鱸風亭》 宋·李洪

    暫解塵纓鎖與韁,鱸風秋色似鱸鄉。
    從今第四橋南去,蟹籪漁磯屬漫郎。

    47 《題巴東縣秋風亭》 宋·程公許

    萬山寂寂巴東縣,千古堂堂寇長官。
    野水可無詩問訊,秋風長對淚汍瀾。
    著樓無地盡渠詫,折箠立功非我難。
    君看公安一梢竹,向來許國寸心丹。

    48 《和將志父春風亭韻》 宋·李曾伯

    不須舉扇障西風,且付黃花一笑中。
    漸喜盧{皴去皮加兔}成兩斃,仍愁蜂蟻起群雄。
    未能長策轅從北,果有真儒轍豈東。
    老我數奇何所用,快教兒輩學從戎。

    49 《和將志父春風亭韻》 宋·李曾伯

    誰能草檄愈頭風,有酒時時共一中。
    莫把丹青羨蘇武,且將玄白玩揚雄。
    將軍事在龍荒北,客子心馳馬首東。
    休笑晉朝人物少,猶知口不道和戎。

    50 《晚坐觀風亭三首》 宋·宋庠

    戍樓西北最凌空,倦客憑蘭八月風。
    一曲黃河連野濁,半規殘日背人紅。
    山林枉負沈冥志,刀筆終無尺寸功。
    猶喜不迷存闕地,絳英瑤斗虎牢東。

    51 《中巖十八詠·松風亭》 宋·晁公溯

    皎皎石上月,颼颼松下風。
    清絕誰領會,倚仗送飛鴻。

    52 《唐補闕清風亭》 宋·薛嵎

    去國遺忠藎,朝盤托諷深。
    因知潔已意,亦是愛君心。
    貌像意全古,子孫貧至今。
    清風如可繼,塊土已埋沉。

    53 《奉和裴晉公涼風亭睡覺》 唐·劉禹錫

    驪龍睡后珠元在,仙鶴行時步又輕。
    方寸瑩然無一事,水聲來似玉琴聲。

    54 《迎風亭》 唐·朱景玄

    山雨留清氣,溪飆送早涼。
    時回石門步,階下碧云光。

    55 《光風亭夜宴妓有醉毆者》 唐·溫庭筠

    吳國初成陣,王家欲解圍。
    拂巾雙雉叫,飄瓦兩鴛飛。

    56 《不赴光風亭夜飲贈周繇》 唐·段成式

    屏開屈膝見吳娃,蠻蠟同心四照花。
    姹女不愁難管領,斬新鉛里得黃牙。

    57 《和于中丞登扶風亭》 唐·方干

    避石攀蘿去不迷,行時舉步似丹梯。
    東軒海日已先照,下界晨雞猶未啼。
    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樹半藏溪。
    謝公吟望多來此,此地應將峴首齊。

    58 《上西平(會稽秋風亭觀雪)》 宋·辛棄疾

    九衢中,杯逐馬,帶隨車。
    問誰解、愛惜瓊華。
    何如竹外,靜聽窣窣蟹行沙。
    自憐是,海山頭,種玉人家。

    59 《一翦梅(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亭)》 宋·劉克莊

    束缊宵行十里強。
    挑得詩囊。
    拋了衣囊。
    天寒路滑馬蹄僵。
    元是王郎。
    來送劉郎。
    酒酣耳熱說文章。
    驚倒鄰墻。
    推倒胡床。
    旁觀拍手笑疏狂。
    疏又何妨。
    狂又何妨。

    60 《題張子正觀察溪風亭》 宋·蔡向

    憶昨從游鄞水邊,星霜荏苒幾經年。
    里居梁宋正連接,橋寓海山相后先。
    別墅豈堪陪謝傅,后堂那復醉彭宣。
    自慚憔悴成疏懶,浪許賡吟池上篇。

    * 關于風亭的詩詞 描寫風亭的詩詞 帶有風亭的詩詞 包含風亭的古詩詞(1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