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顛人的詩詞(1206首)

    881 《同徐呂二子游西湖復次前韻五首》 宋·陳造

    仙祠佛舍碧山邊,扶路逢人有醉顛。
    火急向渠分此樂,徐郎多病我衰年。

    882 《贈王仲和架閣》 宋·陳造

    朱樓窗霏楊柳煙,樓中香霧浮龍涎。
    眩旋客眼錦繡筵,鬧花打圍妖且妍。
    小蓓稚萼紅玉鮮,酒行急管雜繁弦。
    羯鼓催開褭風蓮,橫笛未放蟻鼉眠。

    883 《次韻丁判院》 宋·陳造

    丁侯袖詩來,容年媧皇弦。
    咀嚼冰齒頰,如漱錫谷泉。
    露花有余姿,風漪自成紋。
    中含班傅香,夐絕郊島寒。

    884 《渡揚子》 宋·陳造

    濤江吞天去,委此舟一葉。
    有之恃勇往,微命幾顛跲。
    弱纜維復解,宿浪俄妥帖。
    北風不滿帆,晴空欲凌躡。

    885 《九日登樓》 宋·陳造

    縣曹逢節猶忙迫,陰雨乘秋每接連。
    九日歡娛異前日,幾年晴霽有今年。
    湖山入座褰珠箔,萸菊挼香薦玉船。
    帽委西風判一醉,故人應未笑華顛。

    886 《送羊侯因簡崔帥》 宋·陳造

    殿廬護嚴外蕃宣,崔侯文武能兼全。
    石城之政列城先,迄今遺愛春與妍。
    爾來淮上提帥權,淮民歌舞且晏眠。
    術業可但朝路傳,異域南首爭駢肩。

    887 《謝襄陽陶宰惠靖節先生編年大本》 宋·陳造

    陶翁清節人可追,陶詩妙處吾所師。
    百篇昭昭揭日月,行云流水無定姿。
    顛倒后前昧甲子,可忍白璧猶小疵。
    三家紀述互蹖駮,千載傳授仍參差。

    888 《再次寄肯堂韻五首》 宋·陳造

    共譚詩律更譚禪,人指昌黎接大顛。
    屏疊葛藤燒筆硯,息陰休影了殘年。

    889 《再次寄肯堂韻五首》 宋·陳造

    枝筇過我海云邊,空谷人聲喜欲顛。
    更喜重逢各強健,未須凄惋話彫年。

    890 《九月二日》 宋·陳造

    燈火一樽酒,笑語亦固然。
    如何棘圍夜,憶歸不成眠。
    衰懷動多感,妻兒須眼前。
    人生四方志,誰遣霜覆顛。

    891 《賦半齋送張清卿分教嘉定》 宋·吳泳

    斗城將軍半段鑰,漢宮美人半額妝。
    碧眼禪僧坐空室,花雨半床云半窗。
    道如大路皆可遵,不間不界難為人。
    卓哉圣人門,猶惜二三子。

    892 《禮武臺坐化僧》 宋·陳師道

    至人本無心,起滅因眾緣。
    化盡悲愿在,留形此臺顛。
    聞名與致敬,獲福皆無前。
    千年一缽水,宿疾幾人痊。

    893 《山口阻風》 宋·陳師道

    夕風朝未回,來云去為雨。
    系舟直山口,天意遽如許。
    濤風兩方斗,丘原莫當怒。
    兩山為俯仰,一鳥不得度。

    894 《次韻德麟植檜》 宋·陳師道

    種木待成材,聊為十年事。
    日中趨百里,寧問萬牛費。
    植檜三尺強,已有凌云氣。
    生世能幾何,擬作千歲計。

    895 《寄參寥》 宋·陳師道

    平生西方愿,擺落區中緣。
    惟於世外人,相從可忘年。
    道人贊公徒,相識幾生前。
    早作步兵語,晚參云門禪。

    896 《鹿門寺》 宋·李廌

    蓬萊鹿門道,莽莽漢津渡。
    川涂兩緬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厭州里,翁媼是中去。
    風流可引想,千載豹隱霧。

    897 《同諸公餞望元因宿谷隱以何當風雨夜復此對床》 宋·李廌

    雨氣天末來,暝色江皋起。
    層林蔽樓觀,黯淡水云里。
    匹馬何所從,翩翩五公子。
    異時天一方,相遇忽在此。

    898 《天封觀將軍柏》 宋·李廌

    衛懿恃昌富,乘軒鶴有祿。
    貴鶴賤用民,身殘國顛覆。
    楚子惜名馬,終焉葬人腹。
    爵封東山松,侯比渭川竹。

    899 《戲吟》 宋·張繼先

    落魄正當年,人皆笑我顛。
    乾坤時運動,淪海渺無邊。

    900 《避方寇五絕》 宋·鄭剛中

    將軍失策又顛摧,感激令人動壯懷。
    安得帳前圍百萬,悠悠旌旆夜銜枚。

    * 關于顛人的詩詞 描寫顛人的詩詞 帶有顛人的詩詞 包含顛人的古詩詞(12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