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顏論的詩詞(485首)
203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04
《漁陽老婦歌》 明·周忱
漁陽老婦白發多,去年歸自斡難河。
自言本是田家女,少小姿容眾推許。
父母求婚來大都,朱門許嫁不須臾。
良人系出蒙古部,阿翁仕元作樞副。
205
《下途歸石門舊居》 唐·李白
山高,越水清,握手無言傷別情。
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此心郁悵誰能論,有愧叨承國士恩。
云物共傾三月酒,歲時同餞五侯門。
友情
206
《清遠舟中寄耘老》 宋·蘇軾
小寒初渡梅花嶺,萬壑千巖背人境。
清遠聊為泛宅行,一夢分明墮鄉井。
覺來滿眼是湖山,鴨綠波搖鳳凰影。
海陵居士無云梯,歲晚結廬潁水湄。
207
《清遠舟中寄耘老》 宋·蘇軾
小寒初度梅花嶺,萬壑千巖背人境。
清遠聊為泛宅行,一夢分明墮鄉井。
覺來滿眼是湖山,鴨綠波搖鳳凰影。
海陵居士無云梯,歲晚結廬苕水湄。
208
《洞霄宮》 宋·蘇軾
上帝高居愍世頑,故留瓊館在凡間。
青山九鎖不易到,作者七人相對閑。
(《論語》云作者七人矣,今監宮凡七人。
)庭下流泉翠蛟舞,洞中飛鼠白鴉翻。
長松怪石宜霜鬢,不用金丹苦駐顏。
214
《贈朱遜之》 宋·蘇軾
黃花候秋節,遠自夏小正。
坤裳有正色,鞠衣亦令名。
一從人偽勝,遂與天力爭。
易姓寓非族,改顏隨所令。
215
《次韻王震》 宋·蘇軾
攜文過我治平間,霧豹當時始一斑。
聞道吹噓借余論,故教流落得生還。
清篇帶月來霜夜,妙語先春發病顏。
詩酒暮年猶足用,竹木高會許時攀。
216
《贈朱遜之(并引)》 宋·蘇軾
元祐六年九月,與朱遜之會議于潁。
或言洛人善接花,歲出新枝,而菊品尤多。
遜之曰:“菊當以黃為正,余可鄙也。
”昔叔向聞鬷蔑一言,知其為人,予于遜之亦云。
217
《可嘆》 唐·杜甫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東女兒身姓柳。
218
《長安雜題長句六首》 唐·杜牧
觚棱金碧照山高,萬國圭璋捧赭袍。
舐筆和鉛欺賈馬,贊功論道鄙蕭曹。
東南樓日珠簾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詩曰:鞗革金厄,蓋小環。
220
《送吳顯道五首》 宋·王安石
臨川樓上柅園中,羅幃繡幕圍香風。
觥船一棹百分空,看朱成碧顏始紅。
杏花楊柳年年好,南去北來人自老。
舊事無人可只論,惟君與我同懷抱。
* 關于顏論的詩詞 描寫顏論的詩詞 帶有顏論的詩詞 包含顏論的古詩詞(4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