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顏照的詩詞(712首)
421
《賦季子祠》 明·殷奎
讓王開國江之左,尚父周王十三世。
僣王一變變于夷,至德巍巍誰復繼。
有美季子才且賢,歷聘上國何翩翩。
東游縱觀太師樂,王風帝德皆能言。
422
《有所思和黃吉甫》 明·張獻翼
鴛鴦七十自成雙,翠袖紅顏映碧瀧。
淮水有時邀玉笛,秦樓無伴對銀缸。
梨云入夜長飛夢,桃葉乘春欲渡江。
相望本無千里隔,共看明月照寒窗。
423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424
《逢徐少卿》 明·鄭作
八年方把袂,萬里只含情。
已自忘顏面,猶能記姓名。
深杯照落日,寒葉動秋聲。
獨愧飛蓬影,飄飄過此生。
425
《長安古意》 明·周是修
長安二月三月時,千門萬戶春風吹。
綺構瑤臺高照耀,香車寶馬并驅馳。
驅馳照耀皆豪貴,九棘三槐夾三市。
鼎食鐘鳴將相家,朱簾繡柱王侯第。
426
《下途歸石門舊居》 唐·李白
山高,越水清,握手無言傷別情。
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此心郁悵誰能論,有愧叨承國士恩。
云物共傾三月酒,歲時同餞五侯門。
友情
427
《秀華亭》 唐·李白
遙望九華峰,誠然是九華。
蒼顏耐風雪,奇態燦云霞。
曜日凝成錦,凌霄增壁崖。
何當余蔭照,天造洞仙家。
428
《冬夜書懷》 唐·王維
冬宵寒且永。
夜漏宮中發。
草白靄繁霜。
木衰澄清月。
麗服映頹顏。
朱燈照華發。
漢家方尚少。
顧影慚朝謁。
430
《贈僧》 宋·蘇軾
道人自嫌三世將,棄家十年今始壯。
玉骨猶含富貴余,漆瞳已照人天上。
去年相見古長干,眾中矯矯如翔鸞。
今年過我江西寺,病瘦已作霜松寒。
431
《再用前韻》 宋·蘇軾
朱顏發過如春醅,胸中梨棗初未栽。
丹砂未易掃白發,赤松卻欲參黃梅。
寒溪本自遠公社,白蓮翠竹依崔嵬。
當時石泉照金像,神光夜發如五臺。
432
《東樓》 宋·蘇軾
白發蒼顏自照盆,董生端合是前身。
獨棲高閣多辭客,為著新書未絕麟。
小醉易醒風力軟,安眠無夢雨聲新。
長歌自誷真堪笑,底處人間是所欣。
?柳子厚詩云:長歌返故室,自誷非所欣。
?
433
《南都妙峰亭》 宋·蘇軾
千尋掛云闕,十頃含風灣。
開門弄清泚,照見雙銅钚。
池臺半禾黍,桃李余榛菅。
無人肯回首,日暮車班班。
436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 宋·蘇軾
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惡疾墮眉須。
紅顏白發驚妻孥,覽鏡自嫌欲棄軀。
結茅窮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盧。
方瞳照野清而臞,再拜未起煩一呼。
438
《再過超然臺贈太守霍翔》 宋·蘇軾
昔飲雩泉別常山,天寒歲在龍蛇間。
山中兒童拍手笑,問我西去何當還。
十年不赴竹馬約,扁舟獨與漁蓑閑。
重來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
440
《和陶歸去來兮辭》 宋·蘇軾
歸去來兮,吾方南遷安得歸。
臥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
跡泥蟠而愈深,時電往而莫追。
懷西南之歸路,夢良是而覺非。
* 關于顏照的詩詞 描寫顏照的詩詞 帶有顏照的詩詞 包含顏照的古詩詞(7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