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顏法的詩詞(223首)

    201 《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 宋·方回

    古人無欲非引年,古無有欲之圣賢。
    曰無欲者無私欲。
    昊皇魯叟畫系傳,柱下木子知止足。

    202 《送宋昶明仲湖州學錄》 宋·方回

    為不有本末,根固枝必稠。
    又如水有源,源清無濁流。
    顏子先四勿,韻冕患不優。
    曾子貴者三,豈于籩豆求。

    203 《聽照曠塵外琴》 宋·李處權

    老全冰玉姿,不受一滓塵。
    彈琴看飛鴻,自是千載人。
    幽蘭寫國香,白雪回陽春。
    邈視嵇阮流,不肯加冠巾。

    204 《贈通禪客》 宋·釋法薰

    龍墀問法動天顏,天贈黃金一萬錢。
    打得衲僧公驗正,通禪依舊是通禪。

    205 《王承事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蒼棱羼顏,璠璵蘊石而輝山;老節歲寒,琥珀抱松而永年。
    威音未興之際,混沌欲鑿之前。

    206 《緣識》 宋·宋太宗

    天生顏貌幾何般,鶴骨餐霞厭俗觀。
    赤水華池誰法則,白銀為闕又堪看。
    來傳音旨俱然混,位有尊卑勿異端。
    逆順之中關理性,心田靜外豈相干。

    20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見他顏貌未知年,便說人讓壽一千。
    修煉要門皆的實,行持法度甚精專。
    於身有益何般是,指口為明道理全。
    無言無語上青天。

    20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鶴骨巖巖混世間,不侵寒暑似童顏。
    精神爽麗言干典,舉步如飛思慮閑。
    起從問他修煉法,亂將詞理勿交關。
    生來靜卻凡愚見,又說三仙有大還。

    209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天生顏貌幾何般,鶴骨餐霞厭俗觀。
    赤水華池誰法則,白銀為闕又堪看。
    來傳音旨俱然混,位有尊卑勿異端。
    逆順之中關理性,心田靜外豈相干。

    210 《六月六日訪晁美叔吏部越宿蒙惠長篇因次其韻》 宋·蘇頌

    近伏值休澣,端居無所為。
    觸熱事造請,有如褦襶詩。
    偶到昭德里,主人不吾非。
    惟今吏部郎,望清秩非卑。

    211 《刺少年行》 宋·蘇籀

    重仍印組矜蟬聯,豐屋藻井松桷梴。
    金鈿翠屏珠串箔,椽燭高檠玳瑁筵。
    熾紅麒麟沈水爐,鳳紋錦褥須彌氈。
    瑣窗犀案炫珍具,瑤瑛紅珀瑩杯棬。

    212 《燈下學書偶成》 宋·孫應時

    學書乃一樂,人或罕知趣。
    而我欲成癖,矻矻了朝暮。
    天資苦凡弱,師法非早悟。
    目力又已衰,怳若在煙霧。

    213 《李簡夫知易用其父韻見貽且示和陶一編并和二》 宋·孫應時

    間中筆墨故相宜,遣興由來不厭詩。
    日仰慈顏長自愛,年方強仁莫言衰。
    新來定得安心法,此事還勝未病時。
    肯共切磋須我輩,獨無瓊玖報先施。

    214 《挽潘德夫左司》 宋·孫應時

    愛士風流古,繙書氣味長。
    詩家入陶謝,書法到顏楊。
    竹石故無恙,人琴今則亡。
    二龍天下秀,一一看增光。

    215 《挽汪克之給事母程夫人》 宋·孫應時

    黟水衣冠盛,汪程甲一州。
    世賢鍾上壽,家范襲芳休。
    右府尊章重,嬪閨法度修。
    蘋蘩祗祀事,枌堇媚肴羞。

    216 《上皇八十慶壽赦書至海陵敬成三十二韻》 宋·孫應時

    禹跡乾坤舊,堯天日月新。
    龍躔臨丙午,鳳歷首庚辰。
    卦直三陽泰,時通萬物屯。
    暖音鳴嶰律,淑氣鼓鴻鈞。

    217 《觀講師有感》 宋·王洋

    一僧據幾坐,眾僧列其間。
    紛紛士與女,其外復相環。
    娟娟誰家婦,粉面垂煙鬟。
    既為時俗妝,復著道士冠。

    218 《和鄭丈戲贈谹父》 宋·王洋

    生疏僮仆賤,顏色病妻同。
    定有明人眼,真煩壽乃翁。
    仙曹歌法曲,詞伯綴秋風。
    不是人間譜,霓裳墮月中。

    219 《友梅吳編校壽宮之側筑庵曰全歸有詩十詠敬次》 宋·楊公遠

    顏貌元非借酒紅,那堪和氣更春風。
    梅邊索笑閒吟處,句法甭圓字遼工。

    220 《擬詠展觀太上皇帝御書》 宋·袁說友

    龍顏只肅閱堯章,寶軸神毫赫有光。
    八法心傳齊帝學,萬年奎畫與天長。
    襲藏肯比唐三杰,墨妙尤卑晉二王。
    舜治方隆定于一,區區發問陋梁襄。

    * 關于顏法的詩詞 描寫顏法的詩詞 帶有顏法的詩詞 包含顏法的古詩詞(22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