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題和的詩詞(762首)

    141 《和趙嘏題岳寺》 唐·溫庭筠

    疏鐘細響亂鳴泉,客省高臨似水天。
    嵐翠暗來空覺潤,澗茶馀爽不成眠。
    越僧寒立孤燈外,岳月秋當萬木前。
    張邴宦情何太薄,遠公窗外有池蓮。

    142 《題僧壁(一本有和韋蟾三字)》 唐·段成式

    有僧支頰撚眉毫,起就夕陽磨剃刀。
    到此既知閑最樂,俗心何啻九牛毛。

    143 《和茅山高拾遺憶山中雜題五首·山泉》 唐·儲嗣宗

    香味清機仙府回,縈紆亂石便流杯。
    春風莫泛桃花去,恐引凡人入洞來。

    144 《和茅山高拾遺憶山中雜題五首·巢鶴》 唐·儲嗣宗

    千萬云間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飛。
    若逢茅氏傳消息,貞白先生不久歸。

    145 《和茅山高拾遺憶山中雜題五首·胡山》 唐·儲嗣宗

    犬入五云音信絕,鳳樓凝碧悄無聲。
    焚香古洞步虛夜,露濕松花空月明。

    146 《和茅山高拾遺憶山中雜題五首·小樓》 唐·儲嗣宗

    松杉風外亂山青,曲幾焚香對石屏。
    空憶去年春雨后,燕泥時污太玄經。

    147 《和茅山高拾遺憶山中雜題五首·山鄰》 唐·儲嗣宗

    石橋春澗已歸遲,夢入仙山山不知。
    柱史從來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

    148 《和顧非熊先生題茅山處士閑居》 唐·儲嗣宗

    歸耕地肺絕塵喧,匣里青萍未報恩。
    濁酒自憐終日醉,古風時得野人言。
    鳥啼碧樹閑臨水,花滿青山靜掩門。
    唯有階前芳草色,年年惆悵憶王孫。

    邊塞生活

    149 《和薛侍御題興善寺松》 唐·許棠

    何年劚到城,滿國響高名。
    半寺陰常匝,鄰坊景亦清。
    代多無朽勢,風定有馀聲。
    自得天然狀,非同澗底生。

    150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石窗》 唐·皮日休

    窗開自真宰,四達見蒼涯。
    苔染渾成綺,云漫便當紗。
    欞中空吐月,扉際不扃霞。
    未會通何處,應憐玉女家。

    151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過云》 唐·皮日休

    粉洞二十里,當中幽客行。
    片時迷鹿跡,寸步隔人聲。
    以杖探虛翠,將襟惹薄明。
    經時未過得,恐是入層城。

    152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云南》 唐·皮日休

    云南背一川,無雁到峰前。
    墟里生紅藥,人家發白泉。
    兒童皆似古,婚嫁盡如仙。
    共作真官戶,無由稅石田。

    153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云北》 唐·皮日休

    云北晝冥冥,空疑背壽星。
    犬能諳藥氣,人解寫芝形。
    野歇遇松蓋,醉書逢石屏。
    焚香住此地,應得入金庭。

    154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鹿亭》 唐·皮日休

    鹿群多此住,因構白云楣。
    待侶傍花久,引麛穿竹遲。
    經時掊玉澗,盡日嗅金芝。
    為在石窗下,成仙自不知。

    155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樊榭》 唐·皮日休

    主人成列仙,故榭獨依然。
    石洞哄人笑,松聲驚鹿眠。
    井香為大藥,鶴語是靈篇。
    欲買重棲隱,云峰不售錢。

    156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潺湲洞》 唐·皮日休

    陰宮何處淵,到此洞潺湲。
    敲碎一輪月,熔銷半段天。
    響高吹谷動,勢急噴云旋。
    料得深秋夜,臨流盡古仙。

    157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青欞子》 唐·皮日休

    山風熟異果,應是供真仙。
    味似云腴美,形如玉腦圓。
    銜來多野鶴,落處半靈泉。
    必共玄都奈,花開不記年。

    158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鞠侯》 唐·皮日休

    堪羨鞠侯國,碧巖千萬重。
    煙蘿為印綬,云壑是堤封。
    泉遣狙公護,果教ce子供。
    爾徒如不死,應得躡玄蹤。

    159 《庭中初植松桂,魯望偶題,奉和次韻》 唐·皮日休

    毿毿綠發垂輕露,獵獵丹華動細風。
    恰似青童君欲會,儼然相向立庭中。

    160 《魯望戲題書印囊奉和次韻》 唐·皮日休

    金篆方圓一寸馀,可憐銀艾未思渠。
    不知夫子將心印,印破人間萬卷書。

    * 關于題和的詩詞 描寫題和的詩詞 帶有題和的詩詞 包含題和的古詩詞(7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