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房元寂寂,客意遂陶陶。詩筆翻云錦,茶甌捲露濤。鴉歸寒日下,雪盡遠峰高。尚喜王喬近,吹笙坐碧桃。
頭角蟠潛歲月沉,腥風不散古祠深。曾聞驚電開巖壁,常見屯云宿殿陰。蒼蜴吐冰藏暗穴,彩虹收雨出長林。荒碑磨滅無遺事,猶冠龜跗壓翠岑。
密樹煙深綠映門,入門清絕隔囂塵。須知澤畔行吟客,便是林問散發人。山色滿樓何處盡,花香過酒逐番新。東風時引閒云到,留作輕陰欲駐春。
璘師鑿此泉,晨夕奉親老。因知達者心,豈嘗離孝道。
晉后千百年,茲殿儼如昔。梵宇若皆然,應須省民力。
佛跡空中茲,佛心無處所。尋跡以求之,似學邯鄲步。
遙聞金在沙,知是虛名號。世人方競奢,何茲有遺寶。
典午既陵夷,群材共淪謝。唯有青青松,于今被王化。
月色固無改,臺基亦不壞。嗟哉翫月人,古來誰更在。
萬物雖散殊,孰非道之體。何必石巖巖,方疑金色臂。
形模皆自然,樹立豈人力。松影與秋光,掃成真水墨。
嘗聞有為法,佛說如夢幻。胡然座堵波,香花耀凡眼。
長疑佛界中,天女來行樂。為怕山風寒,仙衣盡重著。
梵教一來東,群心日歸向。土石至無情,也作披緇狀。
田苗自枯槁,井鰻人所禱。若教龍有靈,此魚何足道。
書林老仙頭欲斑,近日卜居吳楚間。麻姑世界盡贏得,羲皇興味選追還。川流切對夏無暑,山月出來門未關。笑殺區芪躁求者,不因貧病不曾閑。
鱸魚未上夜潮回,吹備蓬窗古岸隈。誰遣戴公山上住,兩回牽帥子猷來。
兩岸青山一水流,蓑衣不著雪為裘。安道只應深樹里,青山不見便回舟。
渭城凄咽不堪聽,曾送征人萬里行。今日玉關長不閉,誰將舊曲變新聲。
三尺冰紈一絕詩,翩翩車馬送行時。尊前懷古間開卷,見盡關山遠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