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題和的詩詞(762首)

    381 《和端式十題·天外峰》 宋·司馬光

    飛鳥去不息,長空黯何極。
    疏峰帶夕暉,點綴秋天碧。
    禪觀坐超然,相望兩沈寂。

    382 《和任開叔觀福嚴院舊題名》 宋·司馬光

    墨蹤塵淡鬢華新,猶喜重來值故人。
    二十二年如轉目,洛陽不改舊時春。

    383 《和端式十題·古木陰》 宋·司馬光

    古木夏陰薄,蕭蕭蠹葉微。
    豈無綠樹深,愛此風煙姿。
    高僧此休息,肩倚瘦筇枝。

    384 《和端式十題·汀洲蘋》 宋·司馬光

    秋江□澹蕩,波急枝難定。
    參差碧葉繁,皎潔寒花靜。
    幽人吟不歸,獨立汀洲暝。

    385 《和端式十題·煙際鐘》 宋·司馬光

    蒼茫返照收,羃歷寒煙起。
    前山黯同色,不辨峰巒美。
    獨有遠來鐘,悠揚翟微里。

    386 《和端式十題·垂崖鞭》 宋·司馬光

    山竹引春根,垂透蒼崖底。
    綢直老龍須,佶屈修蛇尾。
    支郎雖畜馬,不忍裁為箠。

    387 《和端式十題·幽谷泉》 宋·司馬光

    深谷窅無底,空聞泉水哀。
    時因秋日照,微見碧縈回。
    谷里非人境,胡麻何處來。

    388 《和昌言官舍十題·水紅》 宋·司馬光

    夢想水鄉游,階庭植籠古。
    宛如江外行,高帆落寒浦。
    煙枝靜疏秀,風穗間低舉。
    於今看未好,漠漠宜秋雨。

    389 《和原父揚州六題·時會堂二首之二}》 宋·歐陽修

    憶昔嘗修守臣職,先春自探兩旗開。
    誰知白首來辭禁,得與金鑾賜一杯。

    390 《和原父揚州六題·時會堂二首之一}》 宋·歐陽修

    積雪猶封蒙頂樹,驚雷未發建溪春。
    中州地暖萌芽早,入貢宜先百物新。

    391 《和原父揚州六題·竹西亭}》 宋·歐陽修

    十里樓臺歌吹繁,揚州無復似當年。
    古來興廢皆如此,徒使登臨一慨然。

    392 《和原父揚州六題·昆丘臺}》 宋·歐陽修

    訪古高臺半已傾,春郊誰從彩旗行。
    喜聞車馬人同樂,慣聽笙歌鳥不驚。

    393 《和原父揚州六題·蒙谷}》 宋·歐陽修

    一徑崎嶇入谷中,翠條紅刺罥春叢。
    花深時有人相應,竹密初疑路不通。

    394 《和原父揚州六題·自東門泛舟至竹西亭登昆丘》 宋·歐陽修

    昆丘蒙谷接新亭,畫舸悠悠春水生。
    欲覓揚州使君處,但隨風際管弦聲。

    395 《題葉翰林道卿手書唐人唱和集後》 宋·賀鑄

    翰客文房萬卷余,詵詵翻是蠹書魚。
    載薰載曝徒為爾,秦筑長城錯備胡。

    396 《和題毗陵薦福寺紅梅》 宋·賀鑄

    一種梅生禪老家,屋檐古干恣鼓斜。
    詩人莫訝深紅色,可勝尋常桃杏花。

    397 《和吳達夫見過留題》 宋·賀鑄

    雀羅門巷不容車,杖履相過一試茶。
    後日相思會乘興,五云溪上是儂家。

    398 《和僧長吉湖居五題其二·水月》 宋·范仲淹

    千尋月腳寒,湖影凈于天。
    忽如常娥宮,俯仰見嬋娟。
    更約中秋夕,長津無寸煙。

    399 《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八·天門泉》 宋·范仲淹

    天門有靈泉,埃塵未嘗至。
    日月自高照,云霞亦輝庇。
    惟抱夷齊心,飲之可無愧。

    400 《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七·天門》 宋·范仲淹

    天門絕境游,熙然揖灝氣。
    下顧莽蒼間,云雷走平地。
    天威不遠人,孰起欺天意。

    * 關于題和的詩詞 描寫題和的詩詞 帶有題和的詩詞 包含題和的古詩詞(7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