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頤生的詩詞(287首)
261
《挽宋巖老參議》 宋·陳傅良
居然是是亦非非,錯處稠中定不疑。
萬事過人旁袖手,一生從眾自觀頤。
肯為壯縣雖嘗試,略見周行已逆知。
盡日杜門佳客至,小槽親校酒醇漓。
263
《挽趙子野母梁氏太夫人》 宋·劉宰
元祐名家幾在亡,夫子懿德足傅芳。
事夫生死終無負,教子艱辛昔備賞。
八秩燕頤天予壽,十行鸞誥月爭樂。
穹窿原上春風起,無復潘輿駐夕陽。
264
《龍爪灘》 宋·晁公溯
龍爪灘前江水平,蟆頤山下春草生。
白石既出細可數,雜花初開遠更明。
日落盡見樓閣影,天晴易聞鐘鼓聲。
至今回思三峽路,蛇退猿愁心甚驚。
265
《登岳陽樓》 宋·陳杰
扁舟小系畫欄西,萬里清光一拄頤。
湖面欲包天外去,嶠鬟疑割海中來。
高空自瀉軒皇樂,元氣長涵老杜詩。
慶歷殘碑重回首,此生何限退憂時。
267
《挽外舅》 宋·陳宓
孝友生來閭里推,外家雙闕蚤知師。
歷官惠愛今龔遂,律己廉隅古伯夷。
四郡聲稱如昨日,十年閑退未衰時。
老成德望嗟難繼,笳鼓原頭淚滿頤。
269
《題徐仲彬達觀亭》 宋·方回
乾涵坤毓萬匯夥,獨得為人賴鈞播。
八尺身為天地贅,一寸心將天地裹。
道眼自應非肉眼,以心觀物無不可。
靈臺光塵日月縣,肯使一絲掛塵堁。
270
《送鄧善之提調寫金經》 宋·方回
二三十載鄉閭師,黃紙初除專講帷。
溧陽雖小亦新郡,學廩粗足晨昏炊。
曰事未然缺次遠,槐宮尚需蟬再嘶。
士食天祿行或使,暗中自有神扶持。
271
《送羅架閣弘道》 宋·方回
六籍討雅奧,百家窮怪奇。
江沱馬塵合,毛釐無所施。
不自我后先,逢此澤火時。
固已殛來惡,尚乃存微箕。
272
《贈葉宗貴一山》 宋·方回
一山葉翁七十二,齒牙禿缺面不媚。
忽然袖詩叩我門,偏貝疇能辦茲事。
才德豈關貌妍丑,西子□□孟光膩。
三十年許舊相識,翁攝官霅我半刺。
273
《讀書》 宋·李處權
西風吹雨來,濯此青瑯玕。
黃華媚幽獨,秀色如可餐。
我居適在野,門庭已荒寒。
老屋四壁立,生涯堪鼻酸。
275
《叔父作壽藏》 宋·李處權
昔聞劉伯倫,荷鍤常自隨。
又聞陶元亮,自作挽歌辭。
人生一大夢,未了黃粱炊。
有初必有終,此理夫何疑。
276
《吊朱給事》 宋·李復
筮仕西州佐邑時,高才不厭簿書卑。
清修與眾初難合,真節當朝晚始知。
諫苑塵埃多舊藁,佛宮粉繪有生祠。
與君家世重重契,祖奠靈車涕滿頤。
277
《煨芋》 宋·釋紹曇
山房不識春風面,地爐宿火煨紅軟。
寒涕垂頤午夢醒,饑腸殷殷晴雷轉。
霜猿剝啄啟巖扉,漏泄天香入翠微。
霧幕煙籠收不得,等閑色引白云歸。
278
《三寶贊其二·法寶》 宋·釋重顯
后得智生功德聚,大悲留演潤禽魚。
貫花雖自科千品,標月還歸理一如。
過量劫應期廣布,剎那心合未忘書。
四衢道內拋紅焰,五欲波中綻白蕖。
* 關于頤生的詩詞 描寫頤生的詩詞 帶有頤生的詩詞 包含頤生的古詩詞(2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