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預若的詩詞(75首)
41
《寄李常伯滿粹翁》 宋·王令
我思古人不可見,獨以兩眼紙上求。
苦讀才疲即伏枕,亦冀夢寐從之游。
每疑賢圣世間有,豈獨古出今則不。
心之所藏弗面見,常恨世腹不可搜。
42
《送無演歸成都》 宋·文同
曾讀契嵩輔教編,浮屠氏有不可忽。
后于京師識懷璉,彼上人者尤奇掘。
余嘗從容問其友,璉復為余道民訥。
是三大士才過人,所畜豈肯吾儒屈。
43
《送任山歸河東》 宋·蔡襄
風俗憂思深,在昔言汾絳。
之人隱其間,白首甘陋巷。
畢力事詩書,豈特專記誦。
編年作通記,起周迄炎宋。
45
《首尾吟》 宋·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行已時。
政在我時心必盡,事關人處力難為。
人如負我我何預,我若辜人人有詞。
就責莫如躬自厚,堯夫非是愛吟詩。
47
《東津歸催吳秀才寄酒》 宋·曾鞏
荒城懶出門常掩,春氣欲歸寒不斂。
東鄰咫尺猶不到,況乃傍溪潭石險。
風光得暖才幾日,不覺溪山碧于染。
欣然與客到溪岸,衣幘不避塵泥點。
50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 明·劉基
我昔住在南山頭,連山下帶清溪幽。
山巔出泉宜種稻,繞屋盡是良田疇。
家家種田恥商販,有足懶踏縣與州。
西風八月淋潦盡,稻穗崿比無蝗蟊。
51
《病中六首》 宋·陳師道
軟熟羞盤饌,芳辛實枕幃。
候晴先曬席,占濕預烘衣。
易粟雞皮皺,難培鶴骨肥。
頭顱雖若此,虛白日生輝。
53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59
《送丁子齊主簿》 宋·葉適
明經六十未收科,自取南官計若何。
來歲須將一點霸,浮家今厭百程過。
預愁菊蕊行中破,還喜梅花到后多。
從古功名致身早,誤隨陶令晚蹉跎。
60
《題蔡武伯所藏荊公硯》 宋·周文璞
獸面鼎足奔回互,中有潤澤比雨露。
當年曾出富國疏,老子平生用心處。
帝謨商頌周六典,刻畫聲形勞解詁。
至今文字與風騷,一一相輝炫湘素。
* 關于預若的詩詞 描寫預若的詩詞 帶有預若的詩詞 包含預若的古詩詞(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