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顧指的詩詞(576首)
461
《登南樓二首》 宋·吳芾
新敞南樓百尺雄,一溪遙跨兩長虹。
青山疊疊登臨外,碧瓦鱗鱗指顧中。
倦客自憐如倦翼,歸心長是逐歸鴻。
憑高幸與賓僚共,酒盞何妨為我空。
462
《和陶詠二疏韻》 宋·吳芾
世人軀寵榮,往往麾不去。
日已迫桑榆,馳婺方成趣。
誰肯急流中,便作冥鴻舉。
屈指數哲人,在昔獨疏傅。
463
《賀梁氏書樓初成》 宋·吳芾
于門高處許誰同,杰閣新成氣象雄。
輝映萬家增壯觀,崢嶸百尺聳層空。
一天風月登臨后,千里溪山指顧中。
此地舊多仙窟宅,對君疑是老仙翁。
465
《送泉州周尚書》 宋·仲并
得譽今銓莞,飛聲自諫垣。
久和蒙帝可,不敢喪吾存。
切切道涂喜,勤勤指顧言。
我公今氣貌,猶是舊攀轅。
467
《再和》 宋·王之望
珠璣百斛何人付,公有詩筒來不住。
出塵秀句若霞摛,走筆豪篇逾響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猶未暮。
秋天鴻鵠翥浮云,平地驊騮驅熟路。
468
《和許總卿》 宋·王之望
孔明屢出師,常苦糧食少。
公今主邊計,積粟丘阜小。
臥龍志空大,流馬功竟杳。
當時若得公,大事指顧了。
469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470
《留題光相寺》 宋·王之望
至人悲念攝冥頑,倏見光明指顧間。
億劫未曾親見佛,一宵今得暫棲山。
從來葉障須除結,此去功名直等閒。
欲以殘年奉香火,塵勞無計戀松關。
471
《贈范覺民》 宋·王之望
范子廓廟器,至寶非凡璞。
胸懷吞云夢,豪氣低華岳。
昔在童稚時,樹立已卓卓。
曳裾橋門內,嶄然見頭角。
473
《送王總卿》 宋·李流謙
北風號霜脫群木,送客東門車萬軸。
城中人家作兒啼,若為四角生華轂。
公今未上九天上,身雖去此猶在蜀。
邊頭張頤萬虎兕,一食不飽吼振谷。
474
《使北》 宋·姜特立
持哀萬里敢辭難,汴泗都歸指顧間。
車上去程依北斗,馬頭歸夢到南山。
頗驚魏國山河少,尚覺周家境土慳。
圣主若圖恢復計,直須神武取榆關。
475
《泊石壁值雨》 宋·李洪
江頭驟雨壯灘聲,洶涌琮琤亂石鳴。
咫尺煙林展圖畫,三三村落隔陰晴。
方貪暍暑逡巡退,坐覺風霜指顧生。
試倚篷窗臨石壁,哦詩心跡得雙清。
477
《又次徐仲宗通判韻》 宋·樓鑰
老龍破蟄斬幽關,亂滴天飄不復慳。
可但甘霖驅旱魃,自然涼氣滿人寰。
民心徒切焦熬甚,神力毋勞指顧間。
遙想清都應表賀,紫宸軒陛曉催班。
478
《送劉晉父監岳》 宋·樓鑰
濟南劉夫子,生來逢百罹。
乃翁負長才,宦游至京西。
時當建炎間,寇盜紛不齊。
轉徙入湖廣,一家屢阽危。
479
《壽安撫伯父》 宋·樓鑰
東樓德澤流無窮,我公挺生慶所鐘。
瓊枝玉樹瑩精彩,迥然不墮風塵中。
少年慷慨吐虹氣,文詞元不減儕輩。
胸中妙蘊經綸才,剸劇裁繁特余事。
480
《謝葉處士寫照》 宋·樓鑰
老我舊曾官日邊,隨眾年除仍歲遷。
母子日夜念鄉國,但欲共耕綿上田。
葉君寫照妙一世,畫我形模在山水。
有如虎頭貌幼輿,正合置之巖石里。
* 關于顧指的詩詞 描寫顧指的詩詞 帶有顧指的詩詞 包含顧指的古詩詞(5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