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頑石的詩詞(301首)

    41 《和鄧成材五絕》 宋·鄧肅

    臥龍何日起南陽,萬騎追風競挽強。
    射落長庚作頑石,坐令四海復農桑。

    42 《靖康迎駕行》 宋·鄧肅

    女真作意厭人肝,揮鞭直視無長安。
    南渡黃河如履地,東有太行不能山。
    帝城周遭八十里,二十萬兵氣裂眥。
    旌旗城上亂云煙,腰間寶劍凝秋水。

    43 《聚星行》 宋·鄧肅

    昴星下天扶漢德,長庚乃向開元謫。
    光芒相照數百年,一尊不得聞風月。
    何如今日出城闉,高堂共享無邊春。
    風流皆在煙霞表,不數當年荀與陳。
    江湖我今方卷舌,君等上天環北極。
    箕斗虛名不必多,要斥旄頭作頑石

    44 《建寧浦城李頻行祠》 宋·周弼

    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
    香爐忽動吹寒灰,浦城環翠陰風來。
    嶺頭頑石盡能走,澗下奔泉皆倒回。
    猿猱啼兮鬼嘯野,六玄虬兮四驪馬。

    45 《和夔門開濟堂韻》 宋·李曾伯

    世事紛更局面棋,滔滔逝水只東之。
    幾堆頑石鬼神護,一節高風今古奇。
    司馬豈能無戰壘,臥龍祗合在籌帷。
    將星一落空遺恨,費盡詩人幾許詩。

    46 《贈天池寺覺翁圓上人》 宋·董嗣杲

    單起浯溪寺,禪棲主簿峰。
    收詩入頑石,禮塔趁昏鐘。
    好古心何癖,觀空語更慵。
    覺翁才覺處,明月出孤松。

    47 《次韻陳唐卿縣尉》 宋·張镃

    耽詩固無益,損慮更招咎。
    技癢搔不療,銘坐口還又。
    出門索朋儔,培我本根厚。
    頑石夸瓊瑰,朽壤被絺繡。

    48 《游擘翠》 宋·杜范

    新晴山色凈襟裾,世上塵埃一點無。
    飛瀑驚奔爭澒洞,層崖屹立鎮崯嶇。
    亂流平處沙可數,頑石叢中草不枯。
    醉后偶來觀物變,要知到處是工夫。

    49 《道中戲成》 宋·杜范

    造物人言是小兒,偶然趙樣與兒嬉。
    不過幾塊粗頑石,博得人夸幾個奇。

    50 《舂硙吟》 宋·方回

    槁木豈有情,頑石且無知。
    何術使之動,不假人力施。
    緯竹以為車,堰水江之湄。
    湍流既迅急,樞軸為斡移。

    51 《試墨》 宋·錢時

    玉藏頑石藕出泥,物以質就知者稀。
    世間找譽苦未定,楮君不言公是非。

    52 《偈頌八十七首》 宋·釋慧開

    名高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是碑。
    大宋正傳天子令,直教諸國豎降旗。

    53 《偈頌三十四首》 宋·釋如凈

    白圭無玷,頑石點砂。
    轉關一拶,佛祖仇讎。
    咦,咬豬狗漢轉風流。

    54 《安兄號不動求語》 宋·釋紹曇

    萬牛挽不回,輪槌擊不破。
    者樣頑石頭,世間無兩個。

    55 《送節操翁住閻寺》 宋·釋紹曇

    早年教海已馳名,破衲青燈究一經。
    不惜虛空開口說,肯教頑石點頭聽。
    宸奎錫命旌梅塢。
    丹桂飄香供柏庭。

    56 《偈頌一百五十首》 宋·釋心月

    把手同歸者,瑯瑯笑語新。
    移身藏北斗,舉步入南辰。
    少室殘冬雪,武林三月春。
    轆轤千萬偈,頑石兩眉伸。

    57 《送人之姑蘇》 宋·釋行海

    片帆歸去百花洲,今日因君憶舊游。
    澤國風煙多好景,洞庭林壑最宜秋。
    垂虹未霽難收景,頑石如今不點頭。
    記得一番吟最苦,翻然惆悵為吳鉤。

    58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巖巖之骨兮山癯,靡靡之姿兮水腴。
    心無住而乃久,德有鄰而不孤。
    虛空說法,頑石聽徒。
    互換證明還了了,何煩佛祖費工夫。

    59 《謝通講師五偈》 宋·釋正覺

    五月人間膏火煎,清風麈對有夤緣。
    點頭頑石能明證,借口虛空解講玄。
    隨類佛身分百億,出塵紅卷等三千。
    未閑相約蒲禪穩,作別又趨華雨筵。

    60 《妙慧上人求頌》 宋·釋正覺

    妙中有慧獨醒醒,歷歷機前自照靈。
    老兔夢寒眠凈魄,真犀心醉得通星。
    道游剎剎參諸佛,智破塵塵出大經。
    頑石點頭揮麈尾,坐間華雨一番馨。

    * 關于頑石的詩詞 描寫頑石的詩詞 帶有頑石的詩詞 包含頑石的古詩詞(30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