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何曾獨自來,船中相伴有誠齋。須知不局詩編里,妙用方能處處皆。
巖隈蕭寺得躋攀,數翠邀嵐不復難。已向城中專一壑,更須隨處款青山。
為學平生不究源,未妨絕頂上慈恩。塔高俯視群山小,江闊能容巨浪喧。人每中登難腳力,誰於高處領天根。須信平生為基址,基址牢時德業尊
疊啼支頤落子遲,松風冉冉動須眉。斷蛇失鹿渾閒事,不直云根半局棋。
咫尺齊山不易登,力驅煩冗得身輕。瑤巔珉洞須尋遍,從此乘風上玉京。
舊游蕭縈十年余,走遍東南雪滿須。醉灑銀鉤題歲月,窺尋酒在壁間無。
升沉大分係於天,決匪人謀所必然。告爾往來通達者,不須贅贅鬼神前。
長書一卷墨新題,志在斯民壽域躋。歷歷愛君憂國語,施行須自起鋤犁。
樂天一說見軻書,豈是高談強解渠。牛馬蚊虻無足校,不須芥蔕此襟裾。
童蒙發軔最初時,庸圣分歧謹近之。凡百小兒嬉戲事,汝皆鄙俚不須為。
氣壓關河力拔山,絕人武勇更無前。若於今代當戎寄,子弟何須用八千。
壺山相對自童兒,五十分能蟹井窺。寄語諸君休憚險,更須腳力驗它時。
竹樹誰家跨小橋,清溪一逞抱山腰。不須更倩王摩詰,水墨平鋪百尺綃。
新為父子須還愛,分屬君臣合用欽。細算天心無負我,我生猶有負天心。
兒童剪伐未須施,竹外橫斜一兩枝。冷艷更開深雪里。此花應不冀人知。
亂云穿盡得平蕪,一段冰寒碧玉壺。猶是春風未相棄,山前吹長萬龍須。
夕陽有意為人留,斜映寒江著小舟。遠目遙岑無限意,不須蕭瑟賦悲秋。
不須有客問張恁,且要無人覓庾冰。好是夜寒負浪靜,月明空載一孤僧。
七十三回生一陽,子年未半升我堂。筠溪牧潛即汝是,一系驢橛須耐霜。
詩備眾體更須熟,文成一家仍不陳。晚悔昨非思改紀,規隨養氣省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