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須簪的詩詞(287首)

    101 《花心動(郭清華新軒)》 宋·吳文英

    入眼青紅,小玲瓏、飛檐度云微濕。
    繡檻展春,金屋寬花,誰管采菱波狹。
    翠深知是深多少,不都放、夕陽紅入。
    待裝綴,新漪漲翠,小圜荷葉。

    102 《大酺(壽王修齋樞密)》 宋·陳著

    自有乾坤,扶人極,宗主須還人物。
    今為何時節,滿紅塵富貴,絮花飄忽。
    抵障狂瀾,提攜正印,一柱天擎突兀。
    平生分明處,是從容處□,不差毫發。

    103 《大酺(壽王修齋樞密)》 宋·陳著

    自有乾坤,扶人極,宗主須還人物。
    今為何時節,滿紅塵富貴,絮花飄忽。
    抵障狂瀾,提攜正印,一柱天擎突兀。
    平生分明處,是從容處□,不差毫發。

    104 《慶宮春(水仙花)》 宋·王沂孫

    明玉擎金,纖羅飄帶,為君起舞回雪。
    柔影參差,幽芳零亂,翠圍腰瘦一捻。
    歲華相誤,記前度、湘皋怨別。
    哀弦重聽,都是凄涼,未須彈徹。

    105 《綠頭鴨》 宋·周格非

    隴頭泉,未到隴下輕分。
    一聲聲、凄涼嗚咽,豈堪側耳重聞。
    細思量、那時攜手,畫樓高、簾幕黃昏。
    月不長圓,云多輕散,天應偏妒有情人。

    春節孤獨思念

    106 《綠頭鴨》 宋·周格非

    隴頭泉,未到隴下輕分。
    一聲聲、凄涼嗚咽,豈堪側耳重聞。
    細思量、那時攜手,畫樓高、簾幕黃昏。
    月不長圓,云多輕散,天應偏妒有情人。

    107 《蠟梅香》 宋·喻陟

    曉日初長,正錦里輕陰,小寒天氣。
    未報春消息,早瘦梅先發,淺苞纖蕊。
    揾玉勻香,天賦與、風流標致。
    問隴頭人,音容萬里。

    108 《蠟梅香》 宋·喻陟

    曉日初長,正錦里輕陰,小寒天氣。
    未報春消息,早瘦梅先發,淺苞纖蕊。
    揾玉勻香,天賦與、風流標致。
    問隴頭人,音容萬里。

    109 《念奴嬌(壽吳宰)》 宋·吳儆

    延州積慶,到如今千載,芳傳遺緒。
    世襲簪纓來舊治,依約棠陰如故。
    百里休聲,三年遺愛,若跡高今古。
    邑人盡道,郎君福過渠父。

    110 《賀新涼(壽制帥董侍郎)》 宋·李廷忠

    濯錦江頭路。
    望祥云、密擁旌幢,初開天府。
    冰露壺中秋玉瑩,不著人間煩暑。
    現物表、神仙風度。

    111 《滿路花》 宋·楊澤民

    雙眼滟秋波,兩臉凝春雪。
    尊前初見處,琴心絕。
    千磨百難,石上瓊簪折。
    人非天樣闊。

    112 《西江月》 宋·李朝卿

    盛德須知異稟,天教占盡秋光。
    一輪明月照華堂。
    薦壽笙歌嘹亮。
    座上簪纓并列,庭前蘭玉成行。
    只應難老勝松篁。
    五福人間供仰。

    113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114 《黎女歌》 明·湯顯祖

    黎女豪家笄有歲,如期置酒屬親至。
    自持針筆向肌理,刺涅分明極微細。
    點側蟲蛾摺花卉,淡粟青紋繞余地。
    便坐紡織黎錦單,拆雜吳人彩絲致。

    115 《游玲瓏山因訪朱氏草堂》 宋·沈與求

    平生丘壑心,馀事不掛目。
    藜杖南山來,要使富幽矚。
    異哉小玲瓏,蟠峙蒼弁腹。
    修藤結懸崖,飛溜響空曲。

    116 《江城子·東園牡丹盛開》 金朝·段成己

    東園牡丹盛開,二三子邀余飲花下。
    酒酣,即席賦之。

    水南名品幾時栽?

    117 《江城子 東園牡丹盛開,二三子邀余飲花下,》 金朝·段成己

    水南名品幾時栽。
    映池臺。
    待誰開。
    應為詩人,著意巧安排。

    118 《次韻寄衛山齋》 宋·牟巘

    蜀客嗟留落,甘為學圃遲。
    年華空自老,心事復誰知。
    未有盍簪日,還須上冢時。
    緒余何足論,相對但期期。

    119 《木蘭花慢·自中年以去》 元·張之翰

    自中年以去,覺歲月、疾如流。
    漸鬢影蕭蕭,人情草草,世事悠悠。
    言歸幾曾歸去,向高沙、一度一年秋。
    未要清云著腳,且簪黃菊盈頭。

    120 《百字謠 再用韻》 元·周權

    粗桃俗李,漫眼底紛紛,等閑開落。
    得似花仙夸艷質,暖透胭脂猶薄。
    梅不同時,芳心難聘,空妒肌如玉。
    自然佳麗,不須歸薦華屋。

    * 關于須簪的詩詞 描寫須簪的詩詞 帶有須簪的詩詞 包含須簪的古詩詞(2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