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須堂的詩詞(1423首)

    61 《上喻史君重建霞起堂六首》 宋·陳夢建

    玉泉天上古仙伯,曾吏五云書閣來。
    寄語家人須修我,有時騎鶴過丹臺。

    62 《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 宋·陳棠

    黃闔雍容靜塞塵,凌煙功就便抽身。
    三年暫別長安日,五畝來追獨樂春。
    愧鼎政須還國老,溪山聊且慰騷人。
    似聞天語傳中使,行告廷臣設九賓。

    63 《題仙人洞并謝草堂方公所贈石匣二首》 宋·葛慶龍

    云長鎮洞有時開,石匣終藏化鶴胎。
    千歲不須華表柱,飛鳴南向洞山來。

    64 《益州州學對訓堂》 宋·何郯

    益為蕃捍西南隅,物眾地大稱名都。
    擇守來頒茲土政,治人頗與他邦殊。
    蹉跌一有戾條教,便宜皆得行黥誅。
    群奸帖息不敢動,無復弄兵覬穿窬。

    65 《盤墅·聯德堂》 宋·黃由

    才到松陵即是家,便須洗盞泛流霞。
    軟紅塵里風波惡,不似江艫與海槎。

    66 《盤墅·共樂堂》 宋·黃由

    才到松陵即是家,滿堂佳客滿園花。
    看花揖客須清賞,休向人間俗子夸。

    67 《積善堂詩》 宋·晃沖之

    星次朝當赦,龍符夜改元。
    忽傳優老詔,周及庶臣門。
    細札頒殊禮,陪封錫異恩。
    大酺堪一笑,束帛不須論。

    68 《題敬榮堂》 宋·李柘

    周君築室東南隅,訓友仲季勤詩書。
    求名于我我不語,為君邈取棠棣圖。
    棠棣詩成喻恩義,鄭氏箋詩寓深意。
    上華下萼兩相扶,枝干光華能覆庇。

    69 《碧澗書堂》 宋·林夢英

    臨川遇鄒君,示我銅陵辨。
    相邀游其間,百聞須一踐。
    自從雙耳聾,已辦兩足繭。
    武夷乃招隱,仙都輒策蹇。

    70 《資深堂》 宋·劉大辯

    古人學道怕求深,善學長於淺處尋。
    日用至粗存至賾,須知瓦礫是黃金。

    71 《吏隱堂》 宋·劉舜臣

    事因地僻方知少,官得公余始信閑。
    且喜詩同文史樂,不須身與利名關。

    72 《靜照堂》 宋·錢藻

    去年秀水拍橋深,聞說幽堂綠可臨。
    自愧塵埃逢澤上,空思瀟灑太湖陰。
    經臺罷講吹紅燼,齋缽留生下翠禽。
    應是禪機終息處,不須此外覓雙林。

    73 《明堂慶成五首》 宋·任希夷

    紫宸朝罷御端門,天宇澄清景氣溫。
    丹鳳樓中黃繖立,金雞竿上彩旗翻。
    萬人聳聽風雷號,四海均沾雨露恩。
    須信卑宮勤肆祀,君王本意在元元。

    74 《題耿氏溫清堂》 宋·上官均

    遠山終日自清輝,縹緲喬林野氣微。
    秋菊已開陶令徑,春風好舞老萊衣。
    溪頭釣艇資閑興,松下歸禽伴息機。
    吟倚醉登堪自慰,不須悵望白云飛。

    75 《題分宜上松晚香堂》 宋·沈莊可

    魏公判相州,始作晝錦堂。
    老圃秋色淡,自愛晚節香。
    怡齋懷紫綬,得誥歸故鄉。
    葺圃承祖志,構堂先廬傍。

    76 《大節堂碑引》 宋·時少章

    天降疢疾殄我民,鴟鹠奮怒豺虎獰。
    掩道赤鴉蔽陽精,夜羅鬼火塞要津。
    當涂大吏腰纏金,撓腘稽顙淚滿膺。
    嗢咿軟語若稚嬰,欺賣宗祏傾皇靈。

    77 《碧雞草堂呈劉后村》 宋·宋慶之

    斯文海內聲名闊,猶是乾淳一脈馀。
    須信昌黎曾得謗,可憐太史未成書。
    碧雞有地吟詩老,金馬無心待詔初。
    甚欲見君三十載,春風今日侍巾車。

    78 《不欺堂》 宋·蘇邦

    室明室暗兩相宜,方寸長存不可欺。
    勿謂天高鬼神遠,要須常畏自家知。

    79 《穹石堂》 未知·蘇欽

    新堂良佳哉,前山羅萬戟。
    中有倚天石,玉立破深碧。
    異時老夕郎,直道眾讒咋。
    不種南山豆,聊卜輞川宅。

    80 《白蓮堂》 宋·孫邦

    大智西歸不肯回,只今蓮社喜重開。
    會中獨有遺民在,十五年間兩度來。
    心地白蓮俱有種,要須功德水方開。
    因師一語千花現,人各始知來處來。

    * 關于須堂的詩詞 描寫須堂的詩詞 帶有須堂的詩詞 包含須堂的古詩詞(142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