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順理的詩詞(162首)
141
《緣識》 宋·宋太宗
善惡由人作,修心勿亂為。
邪求無實事,如影定相隨。
妄想終成偽,行貪未可知。
天生分異等,道德立尊卑。
142
《緣識》 宋·宋太宗
天生顏貌幾何般,鶴骨餐霞厭俗觀。
赤水華池誰法則,白銀為闕又堪看。
來傳音旨俱然混,位有尊卑勿異端。
逆順之中關理性,心田靜外豈相干。
143
《緣識》 宋·宋太宗
河決洪波東南流迤邐,蒼生昏墊困其止。
去年今歲豈遑安,勞我關心情不已。
奔衡浩渺故無涯,十二州民皆憂水。
諸般度議自裁之,乃出禁軍為夫使。
144
《緣識》 宋·宋太宗
妙手彈琴無向束,知之修煉五音足。
先辨浮沈有指歸,弦頭制度相催促。
左手抑揚禁淫邪,右手徘徊堪瞻矚。
法於天,象於地,
145
《緣識》 宋·宋太宗
若言筆法窮絕藝,書一字,至百字,八法從前亦非細。
分間布白要審詳,濃淡均勻看可戲。
一則一,二則二,
146
《緣識》 宋·宋太宗
棲心隱逸故非常,大約恒持要久長。
清凈好為皆是益,周旋理度審安詳。
法乾馭物須平穩,順日成功自酌量。
倏忽之間堪匹配,臨時巧拙見圓方。
147
《緣識》 宋·宋太宗
清靜真空理,不無解者難。
縱橫依見性,廓落智中觀。
坦蕩歸仁德,辛勤久遠看。
勿教為逆順,平地入云端。
148
《緣識》 宋·宋太宗
無窮思廣大,幽隱便知深。
智達千經論,方關一寸心。
聰明懷往古,曩劫順從今。
此理人須信,周旋子細尋。
149
《緣識》 宋·宋太宗
人本心田靜,機關節買是非。
聰明存節操,曲直自相依。
思寂知玄奧,區分有順違。
精通含識性,理義愷然希。
150
《逍遙詠》 宋·宋太宗
一受諸同氣,熙和理道平。
乘云無滯礙,大樹種而生。
塵垢勿教染,江河順不爭。
機智潛棄用,方顯貴佳名。
151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神仙不死幾人存,欲界從頭是可諭。
真實自然歸至理,狂顛逢見道須尊。
分明記取依經典,消息臨時度曉昏。
四敘推遷由反覆,唯占日月順乾坤。
152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心自樂,清凈保長生。
至道歸玄理,真空造化成。
輝華揚日彩,偃仰順風聲。
里外有何物,剛柔煉始精。
153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名不易,一法貫真宗。
入位誰分別,深玄隱大功。
杳冥難測度,象外理皆同。
洞府群仙侶,三天順九重。
154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名有理,得一便知空。
道本皆深邃,凡為不易窮。
品流才雅淡,格致意潛通。
救世傳相益,因成順八風。
155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於身日益但多為,賢圣何曾免是非。
大道幾時明鄙隔,真宗隱顯在玄機。
周知物理通還感,俯仰從來有順違。
宜且守恒存禮讓,難中輕重兩相依。
156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得一便須休,真空象外求。
昭然寬世界,幻化似浮樞,秘隱玄中理,幽深事莫投。
天涯無畔岸,寶月順波流。
15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清靜真空理,不無解者難。
縱橫及見性,廓落智中觀。
坦蕩歸仁德,辛勤久遠看。
勿教為逆順,平地入云端。
15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棲心隱逸故非常,大約恒持要久長。
清凈好為皆是益,周旋理度審安詳。
法乾馭物須平穩,順日成功自酌量。
倏忽之間堪疋配,臨時巧拙見圓方。
159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天生顏貌幾何般,鶴骨餐霞厭俗觀。
赤水華池誰法則,白銀為闕又堪看。
來傳音旨俱然混,位有尊卑勿異端。
逆順之中關理性,心田靜外豈相干。
* 關于順理的詩詞 描寫順理的詩詞 帶有順理的詩詞 包含順理的古詩詞(1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