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順星的詩詞(119首)

    101 《葉少蘊生朝》 宋·張元干

    先生早貴當天升,文章爾雅傳六經。
    腹包萬卷書縱橫,玉堂草制群公驚。
    繡韉綠發趨承明,意氣已向沙堤行。
    出入四紀更寵榮,聲華摩空郁崢嶸。

    102 《煌煌京洛行》 明·劉基

    齊謳且輟唱,吳趨亦停聲。
    請君傾耳聽,聽我歌洛京。
    京洛何煌煌,卜宅自周王。
    五服畫九州,茲惟土中央。

    103 《得令字》 明·劉基

    勾芒發陳根,北斗轉東柄。
    眾星各參差,威弧何時正。
    好生雖圣心,明刑亦王政。
    哲人慎謀始,斯焉獲終慶。

    104 《僧道士蔣玉壺長歌》 明·劉基

    先生清如玉壺冰,神閑志一精粹凝。
    玄黃健順六子承,和氣塊圠粗穢澄。
    沖虛澹澹廓以弘,冥茫沕穆恬無能。
    火烏入海陰液升,鶉蛇受約不敢騰。

    105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106 《述九頌·毓粹》 宋·程公許

    五氣兮順行,萬彙兮嘉生。
    繄人兮有異,毓其秀兮最靈。
    紛總總兮橫目,何一濁兮一清。
    豈后皇兮爾私,命曰賢兮粹精。

    107 《嘉熙四年九月奉詔改明年元為淳佑閏十二月降》 宋·岳珂

    我生淳熙間,今復見淳佑。
    粵從發覆額,及此已衰耇。
    恭惟孝皇圣,是時方在宥。
    兩宮俱萬年,薄海同一候。

    108 《奉寄子高盧兄五十韻》 宋·蘇泂

    君才如骕驦,道里未可量。
    讀書患脈絡,如海東赴洋。
    五年隔異縣,信若參與商。
    昨者戒車馬,故意改未嘗。

    109 《過新灘作出峽行》 宋·李曾伯

    蜀道登天難,尤難泝流入。
    自峽上夔渝,江險灘節密。
    前年沖寒來,水落且石出。
    寄命竹一縷,寸挽退或尺。

    110 《四月五日醉書慈云閣》 宋·陳著

    峰開荷葉東南傾,梵宮截斷西來青。
    參差樓閣半空起,撞鐘椎魚撼林坰。
    奔走簦笠數百里,隨事來乞山中靈。
    大眾坐飽云捧足,百需順應水建瓴。

    111 《寄題吳子似所居二首·經德堂》 宋·陳文蔚

    上帝降斯民,厥安存秉彝。
    古昔世教明,大道行坦夷。
    裘葛順冬夏,飲食棄渴饑。
    非有慕于外,夫婦皆與知。

    112 《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韻》 宋·方回

    之子成春服,歡言駕出游。
    殘紅三月路,疊翠萬山州。
    夏后乘輴澤,軒皇煉藥丘。
    曠平初渺莽,屈曲漸深幽。

    113 《天地無窮行》 宋·釋文珦

    天地無窮,人處于中,三才既兆,庶類皆通。
    至圣立極,萬方所宗。
    如星拱北,如水朝東。

    114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我住汝亦住,我行汝亦行。
    結制順諸佛,禁足護眾生。
    金鎖無須兩頭動,靈犀有暈中間明。
    泥牛入海恰半夜,木雞喚月看五更。

    115 《緣識》 宋·宋太宗

    初分上下順陰陽,草木浮生地久長。
    日月星辰隨大道,天心便是法中王。

    116 《元佑癸酉秋九月蒙恩補郡維揚十一月到治蒞事》 宋·蘇頌

    維揚禹九州,淮南唐四鎮。
    地據江海沖,星占楚吳分。
    五季劇荒擾,我朝夷僭閏。
    督府時稱雄,守帥選常遴。

    117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118 《弦歌堂》 宋·王洋

    曹務日以渾,令君心自清。
    散彼愁歡氣,化作難愉聲。
    歡愉何所寄,寄此弦歌鳴。
    歌如珠累累,弦以桐鏗鏗。

    119 《七月七日》 宋·于石

    西風掃殘暑,微月澹新秋。
    相傳織女星,今夕嫁牽牛。
    翩翩聯鵲橋,亭亭擁龍辀。
    多少乞巧人,笑語穿針縷。

    * 關于順星的詩詞 描寫順星的詩詞 帶有順星的詩詞 包含順星的古詩詞(1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