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頂風的詩詞(836首)

    301 《水龍吟(送人歸武夷)》 宋·王槐建

    武夷一片閑云,被風吹落清原頂。
    溪梅馥馥、飛來相傍,不嫌凄冷。
    瓦斧爭鳴,絲桐一曲,滿城傾聽。
    奈陽春未了,驪駒已駕,桐陰底、夢魂醒。

    302 《千秋歲(壽圓北山六十)》 宋·彭子翔

    重陽來未。
    誰領黃花意。
    斟玉醑,歌金縷。
    云山籠瑞彩,風月熔清氣。

    宋詞精選相思

    303 《水調歌頭(游武夷)》 宋·覃懷高

    翠蕤插云表,初意隔仙凡。
    臨風據案一見,邂逅似開顏。
    幾欲拿舟九曲,便擬捫參絕頂,直下俯塵寰。
    聊此稅吾駕,贏得片時閑。

    304 《水調歌頭(游武夷)》 宋·覃懷高

    翠蕤插云表,初意隔仙凡。
    臨風據案一見,邂逅似開顏。
    幾欲拿舟九曲,便擬捫參絕頂,直下俯塵寰。
    聊此稅吾駕,贏得片時閑。

    305 《到石梁觀瀑布》 清·袁枚

    天風肅肅衣裳飄,人聲漸小灘聲驕。
    知是天臺古石橋。
    一龍獨跨山之凹,高聳脊背橫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濤。

    春游寫景感嘆時光

    306 《雁兒落兼得勝令》 元·張養浩

    往常時為功名惹是非,如今對山水忘名利;往常時趁雞聲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猶然睡。
    往常時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東離;往常時俯仰承極貴,如今逍遙謁故知;往常時狂癡,險犯著笞杖徒流罪;如今便宜,課會風花雪月題。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
    出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隱居生活

    307 《臺山雜詠》 金朝·元好問

    西北天低五頂高,茫茫松海露靈鰲。
    太行直上猶千里,井底殘山枉呼號。
    萬壑千巖位置雄,偶從天巧見神功。
    湍溪已作風雷惡,更在云山氣象中。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
    此景只應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峰?

    古詩三百首寫山抒懷

    308 《靈隱寺月夜》 清·厲鶚

    夜寒香界白,澗曲寺門通。
    月在眾峰頂,泉流亂葉中。
    一燈群動息,孤磬四天空。
    歸路畏逢虎,況聞巖下風。

    古詩三百首景點月夜寫景抒情孤獨

    309 《山市》 清·蒲松齡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恒不一見。
    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
    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
    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初中文言文敘事寫景

    310 《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清·納蘭性德

    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
    歲晚憶曾游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
    絕頂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題畫抒情

    311 《登大伾山詩》 明·王守仁

    曉披煙霧入青巒,山寺疏鐘萬木寒。
    千古河流成沃野,幾年沙勢自風湍。
    水穿石甲龍鱗動,日繞峰頭佛頂寬。
    宮闕五云天北極,高秋更上九霄看。

    登高寫山抒懷愛國壯志

    312 《瘞旅文》 明·王守仁

    維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仆,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
    予從籬落間望見之,陰雨昏黑,欲就問訊北來事,不果。
    明早,遣人覘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來,云:“一老人死坡下,傍兩人哭之哀。

    古文觀止祭文抒懷

    313 《登泰山記》 清·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
    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
    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初中文言文寫山寫景

    314 《望岳三首》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寫山抒懷壯志失意組詩

    315 《入都》 清·李鴻章

    其一
    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于百尺樓。
    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將捷足隨途驥,那有閑情逐水鷗。

    抒懷壯志追憶

    316 《鐘山賡吳沉韻》 明·朱元璋

    嵯峨倚空碧,環山皆拱伏。
    遙岑如劍戟,邇洞非茅屋。
    青松秀紫崖,白石生玄谷。
    巖畔毓靈芝,峰頂森神木。

    詠物柳樹寓人愛情

    317 《諫迎佛骨表》 唐·韓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
    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
    其后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

    勸諫

    318 《二十四詩品》 唐·司空圖

    落落欲往,矯矯不群,緱山之鶴,華頂之云。
    高人惠中,令色氤氳。
    御風蓬葉,泛彼無根。
    如不可執,如將有聞。
    識者期之,欲得愈分。

    319 《秋懷》 唐·王翰

    秋窗昨夜秋風起,百感心成一寸灰。
    千里雁來書未至,五更蟲語夢初回。
    地連洛汭浮云斷,山接滎陽夕照開。
    何日黃河航一葦,中條山頂望青臺。

    320 《鷓鴣天·香霧氤氳結彩山》 宋·無名氏

    香霧氤氳結彩山。
    蓬萊頂上駕頭還。
    繡韉狨坐三千騎,玉帶金魚四十班。
    風細細,佩珊珊。
    一天和氣轉春寒。
    千門萬戶笙蕭里,十二樓臺月上欄。

    * 關于頂風的詩詞 描寫頂風的詩詞 帶有頂風的詩詞 包含頂風的古詩詞(8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