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頂牛的詩詞(89首)
61
《述翠虛真人安樂法》 宋·白玉蟾
收歛神光少默兢,頂門一路聚云煙。
且升陽火烹金鼎,卻降靈泉灌玉田。
交結只於牛渚外,分明正在鵲橋邊。
功夫九九數六六,此是人間安樂仙。
63
《初發嘉州》 宋·蘇轍
放舟沫江濱,往意念荊楚。
擊鼓樹兩旗,勢如遠征戍。
紛紛上船人,櫓急不容語。
余生雖江陽,未省至嘉樹。
64
《僧道士蔣玉壺長歌》 明·劉基
先生清如玉壺冰,神閑志一精粹凝。
玄黃健順六子承,和氣塊圠粗穢澄。
沖虛澹澹廓以弘,冥茫沕穆恬無能。
火烏入海陰液升,鶉蛇受約不敢騰。
67
《許總卿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四紀才名庵世務,七年符節坤維住。
褒功屢有璽書來,趨詔尚遲軺傳赴。
男兒功多投老遂,烈士心豈隨年暮。
松杉頂禿始干云,駿駔齒長方識路。
68
《訪孟守》 宋·汪莘
紫陽佳山水,帝室雄垣藩。
桑枯若云屯,梨棗如星環。
邇來十載,有失漢詔寬。
坐令隴畝上,面作百摺酸。
69
《贈天臺遇仙翁》 宋·何夢桂
天臺華頂飛丹霞,飛梁絕壁仙人家。
劉郎歸去不復返,千年藥徑生蠙蛙。
老翁家住山谷口,入山往往逢青華。
授之長生不死藥,山頭采采札與砂。
70
《河傳令》 元·王哲
竹冠頂按。
更竹作水瓶,至今常將手盥。
竹杖竹藍,竹笠竹車竹鉆。
竹林中,竹笛鳴,聲自喚。
木鞋襯腳真熱暖。
木做盤兒,鏡磨明圓滿。
木箸木匙,木杓木盔木碗。
木陰間,木牛耕,田三段。
71
《王叔明畫云山圖歌》 明·袁凱
有客來自高句麗,遺我一幅丈二紙。
纖白只如松頂云,光明不減吳江水。
藏之篋笥今七年,妻孥愛惜如紈綺。
至正乙巳三月初,王郎遠來訪老夫。
73
《遡蛺詩》 宋·鄧深
臚言峽山天下奇,欲觀愁隔三千里。
常恐因循孤此興,非假夤緣那得至。
偶逢月湖起仕宦,正指夔門愁凋敝。
忻然謂我便登陸陟。
74
《松鶴詞》 宋·方回
千桃李之濃華兮不如我之孤松,彼眩三春這朝露兮我專一丘壑之風,聽此以洗耳兮又何有乎牛斗之聰。
百鶯啼兮萬蝶舞,不如我獨鶴兮褵褷其羽,顧月池之在地兮各以影而自侶。
76
《凈發》 宋·釋慧開
鋒芒未露鬼神號,能劃群牛頂{左寧右頁}毛。
四海聱頭俱按下,豈容存著一織毫。
78
《典午和尚贊》 宋·釋慧遠
濯錦之源,怒濤洶涌吞三峽。
合浦之淵,巨浪騰空接五湖。
奪雙標隨手便擲,考丹霞復得賢無。
顱頂方衣,踞死心席面而飽飲鴆毒。
79
《廢冢》 宋·釋文珦
荒劃沒頹垣,知是何人墓。
高頂上牛羊,空間住狐兔。
行旅為傷神,子孫在何處,飋飋起悲風,蕭騷白楊樹。
80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不是心,不是物。
非天非人,非僧非俗。
南北東西莫我尋,長短方圓莫我測。
牛飲星河,兔眠月窟,徹底靈明破昏塞。
末山超拔兮頂相不形,鐵磨變通兮舌頭無骨。
* 關于頂牛的詩詞 描寫頂牛的詩詞 帶有頂牛的詩詞 包含頂牛的古詩詞(8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