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頂點的詩詞(98首)

    81 《贈地理錢季實》 宋·何夢桂

    神仙地理無多訣,未用尋龍先看峽。
    次看峽內有明堂,外峽內堂垣氣結。
    交結深時垣氣牢,交結淺時垣氣洩。
    回看遠障起星峰,認得星峰是祖宗。

    82 《純陽洞讀書和中山陳禮郎韻》 宋·蒲壽宬

    弄珠寄南海,移文譏北山。
    出處雖異位,夢覺同一關。
    純陽有真境,古洞扃林端。
    絕頂像緯逼,六月天氣寒。

    83 《和許尉小洞庭韻》 宋·王炎

    古縣周遭臨水涯,中有勝地藏幽奇。
    向來墨綬不領略,付與漁樵輕棄遺。
    我乘蒼螭上其頂,憑高小筑誅茅茨。
    未能隱去學魯山,且可尋幽如退之。

    84 《和王右司游南岳得晴》 宋·王炎

    笑披鶴氅上坡陀,風籟無聲日氣和。
    絕頂瓊瑤蒙竹樹,上方宮殿隔藤蘿。
    雪花夜墮方如許,天宇晨開豈有他。
    一點春陽溫厚意,積陰消釋自無多。

    85 《永遇樂·正好回頭》 元·王哲

    正好回頭,堪當下手,搜尋密妙。
    此個圓成,無教沉溺,須是令分曉。
    火坑休認,凡籠莫入,兩事銳然先跳。
    惺來后、贏取三光,時時頂戴相照。

    86 《瑤臺月 違終南山 其中疑有脫誤·》 元·王哲

    摧云放肆投閑路,清風明月長載。
    回光返照,瑩徹澄波青黛。
    仿佛里、遠望嘉山,靜至收歸寧海。
    前生約,今生在。

    87 《庸庵尚書至自滬三月八日攜猶子子式命汽車招》 近代·陳三立

    客久看遍門前山,兀倚湖光壁掛杖。
    花時臺館頗照眼,亦依蜂蝶媚尋丈。
    尚書禊約竟臨存,張飲聯吟付雙槳。
    發興攜為玲瓏游,魂迎草樹初旭朗。

    88 《孤山詩二首》 宋·釋智圓

    峭拔湖心起,湖心四望通。
    盤根入巨浸,疊翠點寒空。
    勢迥侔蓬島,層危敵閬風。
    僧樓籠淡霧,雁塔礙飛鴻。

    89 《二十八日行香即事》 宋·項安世

    柳岸蒙蒙濕,溝波點點跳。
    窗槽斜溜涌,轎頂碎聲飄。
    村擔果爭市,山桅花滿橋。
    愁聽新使客,墟里說蕭條。

    90 《子瞻畫枯木》 宋·孔武仲

    寒云行空亂春華,西風凜凜空吹沙。
    夫子抱膝若喪魄,誰知巧思中萌芽。
    敗毫淡墨任揮染,蒼莽菌蠢移龍蛇。
    略增點綴已成就,止見枯木成槎枒。

    91 《偈頌十首》 宋·釋如凈

    一言相契即住,笑面花開玉樹。
    諸方恁麼點頭,瑞巖劃地惡辣。
    咦,拳頭無私絕后看,瞿曇頂上活鱍鱍。

    92 《鷺》 宋·釋行海

    來往長江點翠屏,江風裊裊頂絲輕。
    有時拳足蘆花畔,魚在蘆花影里行。

    93 《送僧》 宋·釋重顯

    巖泉高鎖黃金宅,衲卷秋云古標格。
    離歌誰贈欲行人,遍界同為一宿客。
    春色依依日杲杲,南北東西好看好。
    鬧市拶笑嬌尸迦,草頭青點俱胝老。
    呵呵呵,人間天上不知他。
    糲竭節有頂門眼,歸去清風拂薜蘿。

    94 《洞庭題詠十一首·小湖寺》 宋·王阮

    去年禱雨旃檀林,慈云賜我三日霖。
    今年包山小湖寺,更得因緣禮大士。
    小湖氣象似寶陁,怪石列岸騰嵯峨。
    近山一抹橫修蛾,遠山點滴浮青螺。

    95 《黃山》 宋·楊公遠

    古今墨客兼騷客,推許黃山甲眾山。
    三十六峰層漢外,百千萬岫亂云間。
    煉丹帝往名長在,搗藥仙歸臼已閒。
    葉落花開人寂寂,雄鳴雌和鳥關關。

    96 《次汪制議梅巖韻》 宋·楊公遠

    梅倚幽巖頂,花開碧蘚枝。
    了無脂粉態,惟有雪霜姿。
    一點香清過,千年樹倔奇。
    和羹風味在,那許浪題詩。

    97 《林下》 宋·于石

    結屋萬松頂,悄無人往還。
    飲猿搖澗月,飛鷺點秋山。
    竹靜風相撓,水流云自閑。
    翛然忘物我,禽語兩相關。

    98 《謝廣東經略潘直閣間分貺李濟墨》 宋·曾豐

    灶煤不忌遠,膠汁寧傷清。
    永言李廷圭,墨法能爾精。
    滴瀝甚點黍,錙銖輕連城。
    胡陳梁蒲張,俊出聲錚錚。

    * 關于頂點的詩詞 描寫頂點的詩詞 帶有頂點的詩詞 包含頂點的古詩詞(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