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韻和的詩詞(4940首)

    41 《朗上人見訪復謁不遇留刺而還有詩見謝依韻和》 宋·王之道

    湯休訪我我重尋,獨叩松關絕好音。
    滿袖塵埃回俗步,一爐香火隔禪林。
    偶留刺字情非淺,忽枉詩章思更深。
    猶喜謫官無吏役,往來從此伴閒吟。

    42 《次韻和石末公聞海上使命之作因念西州愴然有》 明·劉基

    巫閭析木天空闊,桐柏終南水亂流。
    邑里蕭條無吠狗,田疇蕪穢少耕牛。
    萋萋蔓草隨人遠,淡淡殘陽向客留。
    遲莫飄零偏感舊,幾回垂淚睇神州。
    ¤

    43 《次韻和石末公聞海上使命之作因念西州愴然有》 明·劉基

    大閫尋常棄鄭師,后人休望及瓜期。
    豺狼封豕咸登用,都邑人民委若遺。
    曾見羌夷皆內地,忍聞淮濟是邊陲。
    經綸事業君當念,聞道任囂髻已椎。

    44 《次韻和石末公用元望韻遣興見寄》 明·劉基

    鵓鳩勸春耕,桴鼓帖宵邏。
    拊循余暇日,珠玉生咳唾。
    時維青陽初,天子在左個。
    布德順木令,萬國罔不和。

    45 《依韻和吳樞密上王碼電腦公司軟件中心相公同》 宋·王珪

    清曉陳經秘殿中,關睢首化屬周公。
    人穿豹尾班初上,日轉螭頭講未終。
    述作雖尋前圣遠,討論猶待后賢通。
    漢庭無更矜他說,自有匡衡發帝聰。

    46 《依韻和元參政正月十九日候聚廳移刻未至石占》 宋·王珪

    日下龍樓禁漏疏,朝衣猶自覆熏爐。
    五房人退文書靜,閑看河州瑞麥圖。

    47 《依韻和仲靈禪師喜賈丞相趙翰林見稱輔教編之》 宋·強至

    浩蕩藤州老,雄文鼓大編。
    聲名元自重,述作許誰傳。
    成誦慚空久,相逢偶未緣。
    承明內外相,交口譽師賢。

    48 《九日偕府城諸貴人游南山寺分韻和杜工部九日》 宋·何夢桂

    飯山吟瘦帶圍寬,過得秋來一日歡。
    謾道高風憐破帽,還應衰發戀南冠。
    黃花幾度今人老,藍水千年時夢寒。
    日暮歸來成醉倒,南山風雨不堪看。

    49 《次韻和吳侍郎寄致政張郎中以令子倅府迎侍河》 宋·宋庠

    序齒顛毛貴,傳家子綬青。
    蘭芳應作膳,椿老別添齡。
    逸豫鴻排陸,歡心鯉過庭。
    幾時陪雅集,醉弁一俄星。

    50 《次韻和吳侍郎任宗伯貳卿沖卿領天官南局皆世》 宋·宋庠

    斗宮分局敞星闈,伯仲登賢士論歸。
    奕世弓裘方善續,先春跗萼更相依。
    孤鴻暫作云衢騁,三鳳行看帝閣飛。
    戚苑好書馀慶事,一門仙橐映朝衣。

    51 《憂闋還臺次韻和道卿學士終喪歸集賢舊職見寄》 宋·宋庠

    半生多難竄民廛,北闕重來雪履穿。
    木在溝中寧有間,人從河上更相憐。
    塵棲綬笥昏馀采,蟲食書縢脫故篇。
    不敢對君重撫臆,孤懷同是一潸然。

    52 《憂闋還臺次韻和道卿學士終喪歸集賢舊職見寄》 宋·宋庠

    解籍書林同遇春,煢煢孤影吊窮塵。
    茂陵久臥添遲思,東觀重歸有戲賓。
    爭食已慚池鶩飽,忘機更待海鷗親。
    懣然末曲何能續,聊志當年并賦人。

    53 《次韻和丹陽裴如晦學士寄示與蔡子直陳述古唱》 宋·蘇頌

    登瀛忝繼唐詞客,補郡仍陪漢望郎。
    政事將何攀邵杜,聲名空貴躡王楊。

    54 《次韻和丹陽裴如晦學士寄示與蔡子直陳述古唱》 宋·蘇頌

    三賢領劇緣才選,拙者求間屬倦飛。
    幸得汝陰當僻左,無能尸祿眾應譏。

    55 《次韻和丹陽裴如晦學士寄示與蔡子直陳述古唱》 宋·蘇頌

    紞鼓吳門徹曙開,郡人還喜鄧侯來。
    政成歲稔庭無訟,誰伴南園舉宴杯。

    56 《次韻和丹陽裴如晦學士寄示與蔡子直陳述古唱》 宋·蘇頌

    當年二邑弦歌洽,所幸諸生簦蹻隨。
    此日毗陵流美化,風流應似贊皇時。

    57 《次韻和丹陽裴如晦學士寄示與蔡子直陳述古唱》 宋·蘇頌

    惠愛昔曾留二浙,能聲行復表三河。
    更傳騷雅聯編富,可是江山助思多。

    58 《次韻和甫春日金陵登臺》 宋·王安石

    鍾山漠漠水洄洄,西有陵云百尺臺。
    萬物已隨和氣動,一樽聊與故人來。
    天邊幽鳥鳴相和,地上晴煙掃不開。
    愁眼看春長恐盡,直須去取六龍回。

    59 《依韻和提刑太博嘉雪》 宋·范仲淹

    南陽風俗常苦耕,太守憂民敢不誠。
    今秋與冬數月旱,二麥無望愁編氓。
    龍遁云藏不肯起,荒祠巫鼓徒轟轟。
    昨宵天意聚回復,繁陰一布飄寒英。

    60 《依韻和王平甫見寄》 宋·梅堯臣

    尊王興霸國,古莫重齊桓。
    仲尼書大法,亦莫重更端。
    文章革浮澆,近世無如韓。
    健筆走霹靂,龍蛇奮潛蟠。

    * 關于韻和的詩詞 描寫韻和的詩詞 帶有韻和的詩詞 包含韻和的古詩詞(494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