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音語的詩詞(809首)

    521 《依韻和永叔戲作》 宋·梅堯臣

    琵琶轉撥聲繁促,學作饑禽啄寒木。
    木蠹生蟲細穴深,長啄歊鏗未充腹。
    攏弦疊響入眾耳,發自深林答空谷。
    上弦急逼下弦清,正如螗螂捕蟬聲。

    522 《余居御橋南夜聞妖鳥鳴效昌黍體》 宋·梅堯臣

    都城夜半陰云黑,忽聞轉轂聲咿呦。
    嘗憶楚鄉有妖鳥,一身九首如贅疣。
    或時月暗過閭里,緩音低語若有求。
    小兒藏頭婦滅火,閉門雞犬不爾留。

    523 《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 宋·梅堯臣

    春風不擇草,萬卉皆發萌。
    盛夏一長養,秋實俱與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師調五音,不問咸與韺。

    524 《較藝和王禹玉內翰》 宋·梅堯臣

    分庭答拜士傾心,卻下朱簾絕語音。
    白蟻戰來春日暖,五星明處夜堂深。
    力搥頑石方逢玉,盡撥寒沙始見金。
    淡墨牓名何日出,清明池苑可能尋。

    525 《酌別謝通微判官兼懷歐陽永叔》 宋·梅堯臣

    識君童稚時,而今君齒壯。
    不見二十年,顏貌已非向。
    親戚多零落,欲語還悲愴。
    更問平生,交久從滌水上。
    君又滁水歸,寄音傾桂釀。
    儻復二十年,吾焉保無恙。

    526 《答楚僧智普始與吳僧顯忠來過今見二人詩進於》 宋·梅堯臣

    我初見子時,子作楚人語。
    復與吳客來,音俱變齊魯。
    乃知久處益,薰蕕可同舉。
    更當富於學,茲言聊以補。

    527 《和悲如晦雨中過甚亡兄易居》 宋·梅堯臣

    人亡雨館寂,車馬偶來臨。
    濕衣添新淚,故物傷夙心。
    凄凄庭下樹,萬葉起哀音。
    此地嘗對語,在昔豈知今。

    528 《代書寄歐陽永叔四十韻》 宋·梅堯臣

    始謫夷陵日,當居建德年。
    一書冤逐客,四詠繼稱賢。
    自謂臨江徼,相逢莫我先。
    白醪封畫榼,素鯉養泓泉。

    529 《羅敷行》 明·高啟

    陌上三月時,柔桑多綠枝。
    攜筐行采葉,日暮畏蠶饑。
    君來駐車馬,相逢在桑下。
    謾說同心言,不是知音者。

    530 《兵后逢張孝廉醇》 明·高啟

    前年遠別君父子,遭亂相傳皆已死。
    今朝南陌忽逢君,為識人中語音似。
    君言從親渡海濤,欲避兵禍辭官曹。
    間關僅得返鄉里,脫命羅罔真秋毫。

    531 《歸吳至楓橋》 明·高啟

    遙看城郭尚疑非,不見青山舊塔微。
    官秩加身應謬得,鄉音到耳是真歸。
    夕陽寺掩啼烏在,秋水橋空乳鴨飛。
    寄語里閭休復羨,錦衣今已作荷衣。

    532 《和胡少汲游山》 宋·晁說之

    峭直漢大夫,伊余忝末胄。
    出不還良媒,生本值惡宿。
    高曾耀圖牒,罪戾辱堂構。
    十饑付群兒,萬恨閣孤咮。

    533 《淮南王》 宋·晁說之

    淮南王,解燒金,胡為黃葉落故林。
    神仙鼎氣覆千里,草木姿媚鍾磬音。
    夸誕之語恐難信,儻然安得我登臨。
    即今巨盜處處起,天子不貪淮南地。

    534 《初至鄜州感事》 宋·晁說之

    罪斥云一紀,常亦守官箴。
    置身江海畔,放言麋鹿岑。
    大吏不訶譴,小吏自堪任。
    蝦菜日異饌,著書敵南金。

    535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宋·劉克莊

    海潮音入佛耳,薰風句達帝聽。
    我已陽喑不語,君無借聽于聾。

    536 《上十四吟十首》 宋·劉克莊

    黠兒蒙蔽聚群陰,豈料云收杲日臨。
    壞證遺憂與宗社,捷書分喜到山林。
    擎天畢竟還高手,偃月從初謬用心。
    客自京師傳吉語,放歌不覺有和音。

    537 《挽陳孺人》 宋·劉克莊

    鄉井公評推內則,掖垣銘筆寫徽音。
    不煩陶子羞蚶鮓,肯與黔婁共布衾。
    三語未酬將母志,九原無負托孫心。
    樗翁閱世頭如雪,二紀前曾挽藁砧。

    538 《喜大淵至二首》 宋·劉克莊

    敕尾詞頭老不任,偶逢寸暇惜如金。
    進賡圣制董弦曲,退伴君聯石鼎吟。
    曉漏聞鐘猶共話,雪泥躡屐每相尋。
    而今不辨人顏色,坐久瑯瑯認語音。

    539 《同孫季蕃游凈居諸庵》 宋·劉克莊

    滿院靜沉沉,微聞有梵音。
    不來陪客語,應恐壞禪心。
    母處歸全少,師邊悟已深。
    戒衣皆自衲,因講始停針。

    540 《醴陵客店》 宋·劉克莊

    縣郭依稀隔渡頭,解鞍來倚店家樓。
    已攀桂樹吟招隱,因看梅花賦遠游。
    市上俚音多楚語,橋邊碧色是湘流。
    直南鄉國三千里,目送羈鴻起暮愁。

    * 關于音語的詩詞 描寫音語的詩詞 帶有音語的詩詞 包含音語的古詩詞(8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