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音徽的詩詞(187首)

    161 《上浙東帥王尚書》 宋·曾豐

    太古犧媧氏,創為琴與笙。
    氤氳弸混沌,噢咻擘冥莖。
    合氣歸三律,分音麗五行。
    未歌先協律,無韻不成聲。

    162 《景祐以后樂章六首》 宋·真宗

    翊佐先朝,章明臺教。
    淑順謙勤,徽音在劭。
    樹風不止,劬勞匪報。
    黍稷令芳,嘏茲乃告。

    163 《上欽成皇后冊寶六首》 宋·真宗

    上帝錫義,寔生婉淑。
    輔佐神皇,寵膺天祿。
    誕育泰陵,劬勞顧復。
    于昭徽音,久而彌都。

    164 《乾道別廟樂歌三首》 宋·真宗

    丕時文母,厚德維紳。
    仙馭雖邈,徽音固存。
    瑟彼玉瓚,酌此本尊。
    簡簡穰穰,裕我后昆。

    165 《紹興別廟樂歌五首》 宋·真宗

    曾沙表慶,正位椒庭。
    徽音杳邈,宮臺科刑。
    虔修祀事,清酌惟聲。
    縮以包芳,昭格明靈。

    166 《紹興別廟樂歌五首》 宋·真宗

    霄漢月墮,郊原露晞。
    徽音如在,延儜來歸。
    有酒既清,累觴載祗。
    神具醉止,燕稈怡怡。

    167 《紹熙別廟二首》 宋·真宗

    美詠河洲,德巡嬀汭。
    徽音如存,筆修祀事。
    縮以包茅,酌以醒齊。
    靈來顧歆,降福攸檢。

    168 《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 隋代·佚名

    東朝屢邃,端闈靖深。
    列仗節鑒,鏤玉繩金。
    來奉來崇,載祗載欽。
    曾孫之慶,世世徽音。

    169 《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 隋代·佚名

    華鶯編玉,文螭液金。
    頌德摛英,揚徽嗣音。
    紫幄天開,翠華日臨。
    幾幾年年,如周太任。

    170 《紹興十三年發皇后冊寶十三首》 隋代·佚名

    太任徽音,太姒是嗣。
    則百斯男,周室以熾。
    天子萬年,受茲女士。
    如姒事任,從以子孫。

    171 《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 隋代·佚名

    東朝屢邃,端闈靖深。
    列仗節鑒,鏤玉繩金。
    來奉來崇,載祗載欽。
    曾孫之慶,世世徽音。

    172 《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 隋代·佚名

    華鶯編玉,文螭液金。
    頌德摛英,揚徽嗣音。
    紫幄天開,翠華日臨。
    幾幾年年,如周太任。

    173 《紹興十三年發皇后冊寶十三首》 隋代·佚名

    太任徽音,太姒是嗣。
    則百斯男,周室以熾。
    天子萬年,受茲女士。
    如姒事任,從以子孫。

    174 《淳熙三年發皇后冊寶十三首》 隋代·佚名

    天監在周,是生太任。
    亦有太姒,嗣其徽音。
    孰如兩宮,慈愛相承。
    思齊之盛,復見于今。

    175 《慶元二年皇后冊寶十三首》 隋代·佚名

    驂翟崇谷,社鞠陳衣。
    扆止蘭殿,夙興椒蘭。
    淑正宣華,粹明勝煇。
    欽若有承,嗣音之徽。

    176 《淳熙三年發皇后冊寶十三首》 隋代·佚名

    天監在周,是生太任。
    亦有太姒,嗣其徽音。
    孰如兩宮,慈愛相承。
    思齊之盛,復見于今。

    177 《慶元二年皇后冊寶十三首》 隋代·佚名

    驂翟崇谷,社鞠陳衣。
    扆止蘭殿,夙興椒蘭。
    淑正宣華,粹明勝煇。
    欽若有承,嗣音之徽。

    178 《淳熙二年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 隋代·佚名

    丕在文王,之德之純。
    亦有太姒,式揚徽音。
    維冊維寶,迺玉迺金。
    伊誰從之,一人事親。

    179 《淳熙二年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 隋代·佚名

    丕在文王,之德之純。
    亦有太姒,式揚徽音。
    維冊維寶,迺玉迺金。
    伊誰從之,一人事親。

    180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隋代·佚名

    有美英瑤,于昭祥金。
    為策為章,業著徽音。
    德圣而尊,備舉彌文。
    億截萬年,永輔堯勛。

    * 關于音徽的詩詞 描寫音徽的詩詞 帶有音徽的詩詞 包含音徽的古詩詞(1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