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音聲人的詩詞(822首)

    541 《齊天樂 張翔南寓金陵時,嘗有寄金子尚魏彥》 元·邵亨貞

    ,獨以賞音見許,而不知予頻年連嬰逆景,久疏詞筆,非復向時懷抱矣,戊申秋杪,邾仲羲持示詞卷,且辱彥文寄聲,并索近作入卷,乃為倚歌二闋,其一以答彥文,其一以喜翔南還家當年放浪蘇臺下,長從故人詩酒。
    繭帖飛花,*弦度曲,思繞閶門楊柳。
    星霜易久。
    悵十載分攜,幾番回首。

    542 《齊天樂 張翔南寓金陵時,嘗有寄金子尚魏彥》 元·邵亨貞

    ,獨以賞音見許,而不知予頻年連嬰逆景,久疏詞筆,非復向時懷抱矣,戊申秋杪,邾仲羲持示詞卷,且辱彥文寄聲,并索近作入卷,乃為倚歌二闋,其一以答彥文,其一以喜翔南還家當年放浪蘇臺下,長從故人詩酒。
    繭帖飛花,*弦度曲,思繞閶門楊柳。
    星霜易久。
    悵十載分攜,幾番回首。

    543 《留別知郡職方楊員外》 宋·宋庠

    矛本草茅士,世無鐘鼎榮。
    在昔未勝冠,先疇弓冶傾。
    茹荼濱十死,屬纊存微生。
    分遂甯牛飯,誰希莊雁鳴。

    544 《吳侍郎生朝》 宋·宋庠

    朝端舊記生賢日,使節臨門恩有秩。
    詔書感會形溫辭,宴品豐華動私室。
    降崧孕昴誠不誣,史簡詩絃互褒述。
    賢人挹道隨汙隆,忽向西臺就安逸。

    545 《峴山》 明·張羽

    蒼山走南門,雉堞隱相并。
    明湖眇東匯,亂石皆北向。
    勢如渴虹奔,飲首臨巨漲。
    孤亭壓其顛,洼石類盆盎。

    546 《聽琴行贈沈秀才》 宋·戴表元

    君不見江南琴師海與聰,誰與傳者夢溪公。
    又不見醉翁詩中沈夫子,聽水作琴琴譜起。
    祗今人間何處無琴師,問渠端由渠未知。
    錢塘東風萬人裹,沈家還見奇男兒。

    547 《次韻莆大受琴中趣二首》 宋·郭印

    人生飲天和,各抱無弦琴。
    云何不自開,溺彼宮商音。
    鄭衛劇淫哇,聽者返如林。
    耳根一以蕩,萬劫迷真心。

    548 《機舂歌》 宋·錢時

    機舂結草溪之唇,翳桑古柳聯清陰。
    無人認得東流水,如此妙旨誰知音。
    碧渠走峻琉璃滑,鳴瀑怒卷波瀾闊。
    飛輪轉撥無已時,試問此機是誰發。

    549 《章法院中作》 宋·丘葵

    一入紫云深更深,游僧亦喜不相尋。
    已無塵事改人意,時有書聲雜梵音。
    浩氣養成天地小,欲心掃盡鬼神欽。
    人生能有幾七十,自愛當如百練金。

    550 《刁景純學士寄示嘉篇述前后過潁游覽之樂不鄙》 宋·蘇頌

    昔歲寓文館,雅志慕藩屏。
    嘗聞近畿州,勝絕惟南潁。
    十年走京華,官局苦間冷。
    欲求一麾去,數奏囊章請。

    551 《帝京篇十首》 唐·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
    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馀。
    連薨遙接漢,飛觀迥凌虛。
    云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

    552 《詠笛》 唐·劉孝孫

    涼秋夜笛鳴,流風韻九成。
    調高時慷慨,曲變或凄清。
    征客懷離緒,鄰人思舊情。
    幸以知音顧,千載有奇聲。

    553 《孤松篇》 唐·劉希夷

    蠶月桑葉青,鶯時柳花白。
    澹艷煙雨姿,敷芬陽春陌。
    如何秋風起,零落從此始。
    獨有南澗松,不嘆東流水。

    554 《嵩山十志十首·滌煩磯》 唐·盧鴻一

    滌煩磯者,蓋窮谷峻崖,發地盤石,飛流攢激,積漱成渠。
    澡性滌煩,迥有幽致。
    可為智者說,難為俗人言。
    詞曰:

    555 《述韋昭應畫犀牛》 唐·儲光羲

    遐方獻文犀,萬里隨南金。
    大邦柔遠人,以之居山林。
    食棘無秋冬,絕流無淺深。
    雙角前嶄嶄,三蹄下駸駸。

    唐詩三百首女子新婚生活

    556 《江上聞笛》 唐·王昌齡

    橫笛怨江月,扁舟何處尋。
    聲長楚山外,曲繞胡關深。
    相去萬馀里,遙傳此夜心。
    寥寥浦溆寒,響盡惟幽林。

    557 《送崔載華、張起之閩中》 唐·劉長卿

    不識閩中路,遙知別后心。
    猿聲入嶺切,鳥道問人深。
    旅食過夷落,方言會越音。
    西征開幕府,早晚用陳琳。

    558 《鄂渚聽杜別駕彈胡琴》 唐·劉長卿

    文姬留此曲,千載一知音。
    不解胡人語,空留楚客心。
    聲隨邊草動,意入隴云深。
    何事長江上,蕭蕭出塞吟。

    559 《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幽琴》 唐·劉長卿

    月色滿軒白,琴聲宜夜闌。
    飗飗青絲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向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

    560 《送族弟凝至晏堌(單父三十里)》 唐·李白

    雪滿原野白,戎裝出盤游。
    揮鞭布獵騎,四顧登高丘。
    兔起馬足間,蒼鷹下平疇。
    喧呼相馳逐,取樂銷人憂。
    舍此戒禽荒,微聲列齊謳。
    鳴雞發晏堌,別雁驚淶溝。
    西行有東音,寄與長河流。

    * 關于音聲人的詩詞 描寫音聲人的詩詞 帶有音聲人的詩詞 包含音聲人的古詩詞(8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