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音呂的詩詞(89首)

    61 《念奴嬌·茂林修竹》 宋·陸文圭

    茂林修竹,自山陰散后,幾番陳跡。
    修禊年年春故事,懊恨風流非昔。
    當日蘭臺,后來菊圃,苗裔江南北。
    睹君雅號,恍然舊事重憶。

    62 《酬趙隱君還予詩稿之作因來韻增至二十四用柳》 宋·孫巖

    度德宜滕長,論交墮魯臯。
    凄涼當歲晚,瀟灑見時髦。
    常恐詩無證,空知調欲高。
    扶疏才社櫟,變化豈胥濤。

    63 《夜聲》 明·陸容

    微醺醒中夜,獨寤當逆旅。
    心清聽思聰,聲動臆可舉。
    輕噫疑林飚,斜侵覺窗雨。
    琤琮僧塔鈴,幽軋鄰家杼。

    64 《解嘲詩(并序)》 明·屠滽

    見惡必遠避,見善嘗加恭。
    石田乃隱者,賦詩亦多工。
    如何論朝政,所論殊不公。
    此札實差謬,何謂聲枌枌。

    65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66 《烏鹽角行》 宋·戴復古

    鳳簫鼉鼓龍須笛,夜宴華堂醉春色。
    艷歌妙舞蕩人心,但有歡娛別無益。
    何如村落卷桐吹,能使時人知稼穡。
    村南村北聲相續,青郊雨后耕黃犢。

    67 《和趙國興知錄贈琴》 宋·辛棄疾

    趙君胸中何瑰奇,白日照耀珊瑚枝。
    新詩哦成七字句,孤桐贈我千金資。
    人間皓齒蛾眉斧,箏笛紛紛君未許。
    自言工作古誰騷,十指黃鐘挾大呂。

    68 《次韻子由績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國》 宋·黃庭堅

    種萱盈九畹,蘇子憂國病。
    炎蒸臥百戰,山立有余勁。
    斯人廊廟器,不合從遠屏。
    江湖搖歸心,毛發侵老境。

    69 《雙竹詩》 宋·司馬光

    上苑通丹禁,修林繞玉堂。
    周阿紆縷檻,并干擢新篁。
    蕭灑駢瑤甃,連翻拂璧璫。
    虬騰雙角直,鯨噴兩須長。

    70 《拜昭陵出城,與張秘監閣老同里,臨行別承在》 唐·權德輿

    仲月當南呂,晨裝拜古林。
    逢君在東觀,不得話離襟。
    策馬緣云路,開緘扣玉音。
    還期才浹日,里社酒同斟。

    71 《水調歌頭·阿誰煎鳳髓》 宋·無名氏

    阿誰煎鳳髓,續此玉琴弦。
    依然音調清婉,律呂互相宣。
    天使彭城姝麗,來配魯邦才子,永作地行仙。
    況有盈門禮,百兩擁駢闐。

    72 《拍板謠》 宋·王禹偁

    麻姑親采扶桑木,鏤脆排焦其數六。
    雙成捧立王母前,曾按瑤池白云曲。
    幾時流落來人間,梨園部中齊管弦。
    管弦才動我能應,知音審樂功何全。

    73 《羈鳳辭》 宋·韓元吉

    我家既遠兮苕水為鄉,中有羈鳳兮飛頡頏。
    朱為冠兮黼為裳,五色炳兮耀文章。
    音律呂兮韻宮商,竹不實兮枵則僵。
    翳蒹葭兮飫稻粱,虞舜作樂夔在堂。

    74 《李卿琵琶引》 元·楊維楨

    李卿李卿樂中仙,玉京侍宴三十年。
    自言弦聲絕人世,樂譜親向鈞天傳。
    今年東游到吳下,三尺檀龍為予把。
    胸中自有天際意,眼中獨恨知音寡。

    75 《石經堂》 宋·李石

    我來一登石經堂,從以諸生行兩廡。
    諸生讀經半白頭,問以始終箝不語。
    我聞此經昔中都郎中所隸乃其祖。
    邇來離亂已亡失,

    76 《再和》 宋·王之望

    珠璣百斛何人付,公有詩筒來不住。
    出塵秀句若霞摛,走筆豪篇逾響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猶未暮。
    秋天鴻鵠翥浮云,平地驊騮驅熟路。

    77 《右寄此詩后忽得簡云兒曹亦寄五言用韻畢同殆》 宋·姜特立

    天性固自同,學問亦有源。
    胡為兩章句,韻韻皆蟬聯。
    有如五音作,琴瑟隨宮懸。
    排比不亂行,又似貫珠然。

    78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79 《放歌行》 宋·汪莘

    口中吐佛子,腰間出神仙。
    眉心紅日大如錢,腦宮誦經聲泠然。
    瞿曇黃老去我久,可使舉世終無傳。
    天亦若忌我,我自夢裹知其天。

    80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 關于音呂的詩詞 描寫音呂的詩詞 帶有音呂的詩詞 包含音呂的古詩詞(8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