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松成偃蓋,瘦竹抱虛心。清風度其中,瑟瑟韶濩音。聽這遂熟寐,飄然歸故林。三洞既生款,赤松亦幽尋。高樓訪沈約。四窗桐葉陰。
峨眉峻極西南著,萬影莊嚴諸佛住。高標天柱八宏張,雄鎮坤維百靈赴。我來雨霽群峰出,正值春喧三月暮。上方解凍僧人巖,遠俗來游客填路,
平時感嘆屈靈均,離騷三誦涕欲零。向來傳注賴王逸,尚以舛陋遭譏評。河東天對最杰作,釋問多本山海經。練塘后出號詳備,晦翁集註尤精明。
刺史諸侯貴,春城海水邊。層城臨媚景,水合數百源。山色佳有余,云門吼瀑泉。游山憶謝公,頻游任履穿。
問訊蒼官舊,掀髯肯見臨。笑談驅酷暑,朝夕托清陰。便引夷風至,寧容盾日侵。北窗高臥處,靖節是知音。
江淹雜體意不淺,合彩和音列眾珍。揀出陶潛許前輩,添來庾信是新人。
世歷嬴劉周典盡,經由孫沈古音休。更嗟書法開元壞,不易肩吾字字求。
浮生誰不愛名成,未到頭時未是名。不意事多人易老,知音者少路難行。清閒信是終身福,得失須教一念輕。林下有家歸有日,離騷聲里聽猿聲。
本是住林深,浮云載出林。蹣跚多病腳,邂逅十年心。破鼓饑甘飯,殘鐙老醒吟。我來相訪外,梅竹是知音。
生其箕子國,來拜觀音山。迢迢萬里外,了了一見閒。風波任浩蕩,云月自往還。莫怪圖三笑,我非元亮班。
鳳凰于飛,出自幽谷。載好其音,集于灌木。
有鶴在林,懷之好音。載飛載止,食野之芩。
子歌我三嘆,我和子一笑。方期俗耳合,勿與知音道。頗聞古韶卷,不落人間調。悲歌泣鬼神,妙語無余少。
治音安樂紹熙初,試聽咸韶可并驅。鼗武磬襄奚足數,作成從引不愁無。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人生寄一世,但傷知音稀。明月何皎皎,游子寒無衣。客從遠方來,攜手同車歸。愁多知夜長,各在天一涯。
平生高士苦交疏,今見音容向一書。輸字一籌吟未足,加人數等盍分馀。供陪應覺山勞費,捃拾不教春自如。詩社便宜它客館,莫教游士嘆無魚。
平生秀句誦隨州,今日身親歷勝游。欲賦江山無好語,強賡歸鳥與孤舟。
風里為生露作糧,腹中瀟灑正清涼。長歌商頌聲初振,細聽韶音味可忘。
語那似默得便宜,蟬謾三嘆復五噫。養氣何妨為孟子,知音不必要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