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音制的詩詞(146首)

    41 《贈魏國憲穆公主挽歌詞二首》 唐·權德輿

    漢制榮車服,周詩美肅雍。
    禮尊同姓主,恩錫大名封。
    外館留圖史,陰堂閉德容。
    睿詞悲薤露,千古仰芳蹤。

    42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 唐·劉禹錫

    八柱共承天,東西別隱然。
    遠夷爭慕化,真相故臨邊。
    并進夔龍位,仍齊龜鶴年。
    同心舟已濟,造膝璧常聯。

    43 《送淡公》 唐·孟郊

    燕本冰雪骨,越淡蓮花風。
    五言雙寶刀,聯響高飛鴻。
    翰苑錢舍人,詩韻鏗雷公。
    識本未識淡,仰詠嗟無窮。

    44 《琵琶歌(寄管兒,兼誨鐵山·此后并新題樂府)》 唐·元稹

    琵琶宮調八十一,旋宮三調彈不出。
    玄宗偏許賀懷智,段師此藝還相匹。
    自后流傳指撥衰,昆侖善才徒爾為。

    45 《開成大行皇帝挽歌詞四首,奉敕撰進》 唐·白居易

    御宇恢皇化,傳家葉至公。
    華夷臣妾內,堯舜弟兄中。
    制度移民俗,文章變國風。
    開成與貞觀,實錄事多同。

    牡丹

    46 《八風從律》 唐·蔣防

    制律窺元化,因聲感八風。
    還從萬籟起,更與五音同。
    習習蘆灰上,泠泠玉管中。
    氣隨時物好,響徹霽天空。
    自得陰陽順,能令惠澤通。
    愿吹寒谷里,從此達前蒙。

    47 《省試霓裳羽衣曲》 唐·李肱

    開元太平時,萬國賀豐歲。
    梨園獻舊曲,玉座流新制。
    鳳管遞參差,霞衣競搖曳。
    宴罷水殿空,輦馀春草細。
    蓬壺事已久,仙樂功無替。
    詎肯聽遺音,圣明知善繼。

    48 《津陽門詩》 唐·鄭嵎

    津陽門北臨通逵,雪風獵獵飄酒旗。
    泥寒款段蹶不進,疲童退問前何為。
    酒家顧客催解裝,案前羅列樽與卮。

    49 《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 唐·皮日休

    全吳臨巨溟,百里到滬瀆。
    海物競駢羅,水怪爭滲漉。
    狂蜃吐其氣,千尋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為欹危屋。

    50 《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 唐·皮日休

    全吳臨巨溟,百里到滬瀆。
    海物競駢羅,水怪爭滲漉。
    狂蜃吐其氣,千尋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為欹危屋。

    51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簫金瑟發商聲,桑葉枯干海水清。
    凈掃蓬萊山下路,略邀王母話長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萬樹琪花千圃藥,心知不敢輒形相。

    52 《城南聯句》 唐·韓愈

    竹影金瑣碎, ——孟郊
    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葉, ——韓愈
    翡翠開園英。
    流滑隨仄步, ——孟郊

    53 《子夜歌十八首》 唐·晁采

    儂既剪云鬟,郎亦分絲發。
    覓向無人處,綰作同心結。
    夜夜不成寐,擁被啼終夕。
    郎不信儂時,但看枕上跡。

    紀游寫景愉悅

    54 《子夜歌十八首》 唐·晁采

    儂既剪云鬟,郎亦分絲發。
    覓向無人處,綰作同心結。
    夜夜不成寐,擁被啼終夕。
    郎不信儂時,但看枕上跡。

    55 《答裴集、陽伯明二賢各垂贈二十韻今以一章用酬兩作》 唐·皎然

    知音如瓊枝,天生為予有。
    攀折若無階,何殊天上柳。
    裴生清通嗣,陽子盛德后。
    詩名比元長,賦體凌延壽。

    56 《步虛詞十首》 唐·吳筠

    眾仙仰靈范,肅駕朝神宗。
    金景相照曜,逶迤升太空。
    七玄已高飛,火煉生珠宮。
    馀慶逮天壤,平和王道融。

    登高寫景思鄉

    57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孔明臥龍,呂望非熊。
    楊震關西,
    丁寬易東。

    58 《文賦》 魏晉·陸機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
    每自屬文,尤見其情。
    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

    秋天寫景詠物菊花

    59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60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 關于音制的詩詞 描寫音制的詩詞 帶有音制的詩詞 包含音制的古詩詞(1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