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傳中說,靈臺屬雍州。有泉皆圣跡,有石皆佛頭。所出薝卜香,外國俗來求。毒蛇護其下,樵者不可偷。
何必龍山好,南亭賞不暌。清規陳侯事,雅興謝公題。入座青峰近,當軒遠樹齊。仙家自有月,莫嘆夕陽西。
環列從容蹀躞歸,光風駘蕩發紅薇。鶯藏密葉宜新霽,蹀繞低枝愛晚暉。艷色當軒迷舞袖,繁香滿徑拂朝衣。名卿洞壑仍相近,佳句新成和者稀。
道安本儒士,頗擅弓劍名。二十游太行,暮聞號哭聲。疾驅前致問,有叟垂華纓。言我故刺史,失職還西京。
舊年同是水曹郎,各罷魚符自楚鄉。重著青衫承詔命,齊趨紫殿異班行。別來同說經過事,老去相傳補養方。憶得當時亦連步,如今獨在讀書堂。
生活抒情哀怨愁苦
清凈當深處,虛明向遠開。卷簾無俗客,應只見云來。
臺上綠蘿春,閑登不待人。每當休暇日,著履戴紗巾。
掛席曙鐘初,家山半在吳。櫓聲過遠寺,江色潤秋蕪。陂鶴巢城木,邊鴻宿岸蘆。知君當永夜,獨釣五湖隅。
宣父從周又適秦,昔賢誰少出風塵。當時甚訝張延賞,不識韋皋是貴人。
映柳見行色,故山當落暉。青云知已歿,白首一身歸。滿袖蕭關雨,連沙塞雁飛。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萊衣。
新起此堂開北窗,當窗山隔一重江。白茅草苫重重密,愛此秋天夜雨淙。
風神何蘊藉,張緒正當年。端簡爐香里,濡毫洞案邊。飾裝無雨備,著述減春眠。旦夕應彌入,銀臺曉候宣。
古人云,絲不如竹,竹不如肉。乃知此語未必然,李周彈箏聽不足。聞君七歲八歲時,五音六律皆生知。
樹色川光入暮秋,使車西發不勝愁。璧連標格驚分散,雪課篇章互唱酬。魏闕別當飛羽翼,燕臺獨且占風流。滿園歌管涼宵月,此后相思幾上樓。
刻形求得相,事事未嘗眠。霖雨方為雨,非煙豈是煙。童收庭樹果,風曳案頭箋。仲虺專為誥,何充雅愛禪。
樂府婦女抒懷
暮春天氣,鶯老燕子忙如織。間嫩葉題詩哨梅小,乍遍水、新萍圓碧。初牡丹謝了,秋千搭起,垂楊暗鎖深深陌。暖風輕,盡日閑把、榆錢亂擲。
道人棲碧山,云居在空曲。十年海潮音,利物緣已熟。更尋妙高頂,超然具幽筑。古林插空青,寒筠抱巖綠。
(冊4卷125頁1245d)與世澹無事。自然江海人。側聞塵外游。
鳳雛驥子日相高,白發蒼顏笑我曹。讀遍牙簽三萬軸,卻來小邑試牛刀。出處年來恨不齊,一樽臨水記分攜。江湖咫尺吾將老,汝潁東流子卻西。
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當年綠發新。故國依然喬木在,典刑復見老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