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鞭欲的詩詞(543首)
241
《玄寧夜集贈張子言》 明·吳子孝
我不能奮身霄漢攀蛟龍,手攬日月登玄宮。
揚帆浩溟泛滄海,玉芝若木空相待。
燕京骯臟誰與憐,拜趨公府心欲穿。
桂薪玉粟猶爭煬,羸馬青衫愁著鞭。
242
《東山顧命歌》 明·香嚴和尚
金陵有個奇男子,白手成家立綱紀。
不逢良女喚回頭,幾乎埋沒紅塵里。
嘆浮生,只如此,參訪明師求直指。
見說傳燈錄上人,志氣沖天奮然起。
243
《秋思(二首)》 明·薛瑄
登高望滄海,長風欻來過。
九鰲互低昂,三山郁嵯峨。
綽約眾仙子,飄飄戲其阿。
手把珊瑚枝,笑拂扶桑柯。
245
《秋興八首》 明·尹耕
薊門千里接云中,虜騎清宵警報同。
合陣幾窺青海月,鳴鞭爭下黑山風。
殘冬戰士衣仍薄,荒歲孤城廩欲空。
南國十年輸挽盡,防秋諸將慢論功。
¤
246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48
《別南塘子》 明·左國璣
五月麥熟繭繰絲,黃鸝啄椹鳴桑枝。
南風送帆五兩急,吳江酒船初到時。
牛車日轉曹門進,鼓市樓西集成鎮。
金椎初破紫泥封,玉壺瀉出黃金嫩。
249
《長歌行》 唐·李白
桃李得日開,榮華照當年。
東風動百物,草木盡欲言。
枯枝無丑葉,涸水吐清泉。
250
《石鼓》 宋·蘇軾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従政見魯叟。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
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后。
251
《游徑山》 宋·蘇軾
眾峰來自天目山,勢若駿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登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萬古蛟龍淵。
道人天眼識王氣,結茅宴坐荒山巔。
254
《次韻僧潛見贈》 宋·蘇軾
道人胸中水鏡清,萬象起滅無逃形。
獨依古寺種秋菊,要伴騷人餐落英。
人間底處有南北,紛紛鴻雁何曾冥。
閉門坐穴一禪榻,頭上歲月空崢嶸。
256
《西新橋》 宋·蘇軾
昔橋本千柱,掛湖如斷霓。
浮梁陷積淖,破板隨奔溪。
笑看遠岸沒,坐覺孤城低。
聊因三農隙,稍進百步堤。
257
《東坡八首(并敘)》 宋·蘇軾
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于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
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愍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
258
《江月五首(并引)》 宋·蘇軾
嶺南氣候不常。
吾嘗云:菊花開時乃重陽,涼天佳月即中秋,不須以日月為斷也。
今歲九月,殘暑方退,既望之后,月出愈遲。
予嘗夜起登合江樓,或與客游豐湖,入棲禪寺,叩羅浮道院,登逍遙堂,逮曉乃歸。
259
《感事》 宋·王安石
賤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豐年不飽食,水旱尚何有。
雖無剽盜起,萬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為,十室災八九。
260
《寄題睡軒》 宋·王安石
劉侯少慷慨,天馬脫馽羈。
一官不得意,州縣老委蛇。
新居當中條,墻屋稍補治。
疏軒以睡名,從我遠求詩。
* 關于鞭欲的詩詞 描寫鞭欲的詩詞 帶有鞭欲的詩詞 包含鞭欲的古詩詞(5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