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鞭寒的詩詞(467首)

    241 《東山顧命歌》 明·香嚴和尚

    金陵有個奇男子,白手成家立綱紀。
    不逢良女喚回頭,幾乎埋沒紅塵里。
    嘆浮生,只如此,參訪明師求直指。
    見說傳燈錄上人,志氣沖天奮然起。

    242 《送徐興公還家》 明·謝肇淛

    楓落空江生凍煙,西風羸馬不勝鞭。
    冰消浙水知家近,春到閩山在客先。
    斜日雁邊看故國,孤帆雪里過殘年。
    憐予久負寒鷗約,魂夢從君碧海天。

    243 《早朝詩(十四首)》 明·楊子器

    警鞭卷起肅朝班,月色清寒禁漏殘。
    仙仗平分聽奏事,舉頭不敢闖龍顏。

    244 《邊詞五首》 明·張元凱

    久隸行伍間,尚在偏裨下。
    寒霜生鐵衣,秋風勁弓弝。
    執鞭乃吾分,窘辱何須訝。
    衛青亦人奴,敢遽辭笞罵。

    245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46 《送程孟陽楚游》 明·鄭胤驥

    自君有楚役,離念日以旋。
    今茲遂行邁,那免相迍邅。
    接歡已成暫,后會方欲慳。
    前夕把君詩,不覺為泫然。

    247 《答空同子觀射見贈之作》 明·鄭作

    我騎白鼻枿,君載青油車。
    行行城南道,聯翩走風沙。
    停車下馬對相揖,彎弓抽矢向西立。
    一箭應手墮雙翼,鏑中颯颯悲風入。
    天寒日暮侵征衣,側身上馬先爾歸。
    揚鞭徑去不回首,黃云白雪昏霏霏。

    248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宋·蘇軾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彥。
    嗟汝獨何為,閉門觀物變。
    微物豈足觀,汝獨觀不倦。
    牽牛與葵蓼,采摘入詩卷。

    249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宋·蘇軾

    官舍有叢竹,結根問囚廳。
    下為人所徑,土密不容釘。
    殷勤戒吏卒,插棘護中庭。
    遶砌忽墳裂,走鞭瘦伶竮。
    我常攜枕簟,來此蔭寒青。
    日暮不能去,臥聽窗風泠。

    250 《登州海市》 宋·蘇軾

    東方云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
    蕩搖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闕藏珠宮。
    心知所見皆幻影,敢以耳目煩神工。
    歲寒水冷天地閉,為我起蟄鞭魚龍。

    251 《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 宋·蘇軾

    《南康八境圖》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樓觀臺榭之所見而作是圖也。
    東望七閩,南望五嶺,覽群山之參差,俯章貢之奔流,云煙出沒,草木蕃麗,邑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觀此圖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嘆矣。
    蘇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觀之者異也。

    252 《游徑山》 宋·蘇軾

    眾峰來自天目山,勢若駿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登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萬古蛟龍淵。
    道人天眼識王氣,結茅宴坐荒山巔。

    253 《書韓干牧馬圖》 宋·蘇軾

    南山之下,汧渭之間,想見開元天寶年。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萬匹如云煙。
    騅駓骃駱驪騮騵,白魚赤兔骍皇aa9。
    龍顱鳳頸獰且妍,奇姿逸德隱駑頑。

    254 《和吳安持使者迎駕》 宋·蘇軾

    小雪疏煙雜瑞光,清波寒引御溝長。
    曈曈日色籠丹禁,杳杳鞭聲出建章。
    鹓鷺偶叨陪下列,天閽聊啟望中央。
    歸來喜氣傾新句,滿座疑聞錦繡香。

    255 《送司勛子才丈赴梓州》 宋·蘇軾

    別日已苦迫,見日未可期。
    曷不惜此日,相從把酒卮。
    人生初甚樂,譬若枰上棋。
    縱橫聽汝手,聚散豈吾知。

    256 《江月五首》 宋·蘇軾

    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
    正似西湖上,涌金門外看。
    冰輪橫海闊,香霧入樓寒。
    停鞭且莫上,照我一杯殘。

    257 《海市(并敘)》 宋·蘇軾

    予聞登州海市舊矣,父老云常出于春夏,今歲晚不復見矣。
    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見為恨,禱于海神廣德王之廟,明日見焉,乃作此詩。
    東方云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
    蕩搖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闕藏珠宮。

    258 《江月五首(并引)》 宋·蘇軾

    嶺南氣候不常。
    吾嘗云:菊花開時乃重陽,涼天佳月即中秋,不須以日月為斷也。
    今歲九月,殘暑方退,既望之后,月出愈遲。
    予嘗夜起登合江樓,或與客游豐湖,入棲禪寺,叩羅浮道院,登逍遙堂,逮曉乃歸。

    259 《王村》 宋·王安石

    晻靄王村路,春風北使旗。
    塵催輕騎走,寒咽短簫吹。
    攬轡聯貂帽,投鞭各酒巵。
    紛紛小兒女,何事倚墻窺。

    260 《初約鄰人至石湖》 宋·范成大

    窈窕崎嶇學種園,此生丘壑是前緣。
    隔籬日上浮天水,當戶山橫匝地煙。
    春入葑田蘆綻筍,雨傾沙岸竹垂鞭。
    荒寒未辦招君醉,且吸湖光當酒泉。

    * 關于鞭寒的詩詞 描寫鞭寒的詩詞 帶有鞭寒的詩詞 包含鞭寒的古詩詞(4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