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鞭子的詩詞(709首)

    61 《答空同子觀射見贈之作》 明·鄭作

    我騎白鼻枿,君載青油車。
    行行城南道,聯翩走風沙。
    停車下馬對相揖,彎弓抽矢向西立。
    一箭應手墮雙翼,鏑中颯颯悲風入。
    天寒日暮侵征衣,側身上馬先爾歸。
    揚鞭徑去不回首,黃云白雪昏霏霏。

    62 《別南塘子》 明·左國璣

    五月麥熟繭繰絲,黃鸝啄椹鳴桑枝。
    南風送帆五兩急,吳江酒船初到時。
    牛車日轉曹門進,鼓市樓西集成鎮。
    金椎初破紫泥封,玉壺瀉出黃金嫩。

    63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宋·蘇軾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彥。
    嗟汝獨何為,閉門觀物變。
    微物豈足觀,汝獨觀不倦。
    牽牛與葵蓼,采摘入詩卷。

    64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宋·蘇軾

    官舍有叢竹,結根問囚廳。
    下為人所徑,土密不容釘。
    殷勤戒吏卒,插棘護中庭。
    遶砌忽墳裂,走鞭瘦伶竮。
    我常攜枕簟,來此蔭寒青。
    日暮不能去,臥聽窗風泠。

    65 《戲子由》 宋·蘇軾

    宛丘先生長如丘,宛丘學舍小如舟。
    常時低頭誦經史,忽然欠伸屋打頭。
    斜風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従飽死笑方朔,肯為雨立求秦優。

    66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宋·蘇軾

    父老何自來,花枝裊長紅。
    洗盞拜馬前,請壽使君公。
    前年無使君,魚鱉化兒童。
    舉鞭謝父老,正坐使君窮。
    窮人命分惡,所向招災兇。
    水來非吾過,去亦非吾功。

    67 《過于海舶得邁寄書酒作詩遠和之皆粲然可觀子》 宋·蘇軾

    我似老牛鞭不動,雨滑泥深四蹄重。
    汝如黃犢走卻來,海闊山高百程送。
    庶幾門戶有八慈,不恨居鄰無二仲。
    他年汝曹笏滿床,中夜起舞踏破甕。

    68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宋·蘇軾

    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
    吾生如寄耳,寧獨為此別。
    別離隨處有,悲惱緣愛結。
    而我本無恩,此涕誰為設。

    69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韻二首》 宋·蘇軾

    蘭菊有生意,微陽回寸根。
    方憂集暮雪,復喜迎朝暾。
    憶我故居室,浮光動南軒。
    松竹半傾瀉,未數葵與萱。

    70 《次韻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闕兼寄子由》 宋·蘇軾

    中山保塞兩窮邊,臥治雍容已百年。
    顧我迂愚分竹使,與君談笑用蒲鞭。
    松荒三徑思元亮,草合平池憶惠連。
    白發歸心憑說與,古來誰似兩疏賢。

    71 《次韻子由書清汶老所傳秦湘二女圖》 宋·蘇軾

    春風消冰失瑤玉,我本無身安有觸。
    羊生得婦如得風,握手一笑未為辱。
    先生室中無天游,佩環何處鳴風甌。
    隨魔未必皆魔女,但與分燈遣歸去。

    72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韻二首》 宋·蘇軾

    鉛膏染髭須,旋露霜雪根。
    不如閉目坐,丹府夜自暾。
    誰知憂患中,方寸寓義軒。
    大雪從壓屋,我非兒女萱。

    73 《送司勛子才丈赴梓州》 宋·蘇軾

    別日已苦迫,見日未可期。
    曷不惜此日,相從把酒卮。
    人生初甚樂,譬若枰上棋。
    縱橫聽汝手,聚散豈吾知。

    74 《古鄴城童子謠效王粲刺曹操》 唐·李賀

    鄴城中,暮塵起。
    將黑丸,斫文吏。
    棘為鞭,虎為馬。

    團團走,鄴城下。
    切玉劍,射日弓。
    獻何人,奉相公。

    扶轂來,關右兒。
    香掃涂,相公歸。

    75 《次韻嚴子文旅中見贈》 宋·范成大

    杯中疇昔共江天,傾座新詩報警聯。
    海浦寸心空共月,京華雙鬢各凋年。
    交情敢說同方友,句法甘從弟子員。
    有意數從文字飲,何須爭著祖生鞭。

    76 《廣陵五題其三次韻子由題蜀井》 宋·秦觀

    蜀岡精氣滀多年,故有清泉發石田。
    乍飲肺肝俱澡雪,久窺杖屨亦輕便。
    炊成香稻流珠滑,煮出新茶潑乳鮮。
    坐使二公鄉思動,放杯西望欲揮鞭。

    77 《送蔡子驤用蔡子駿韻》 宋·秦觀

    越絕山川遠相屬,萬壑千巖抱青綠。
    臥龍一峰稱是奇,遶趾清漪如帶束。
    鏡水春生鶂尾銜,稽山日暮猿聲續。
    三休上與蓬萊接,登眺使人遺寵辱。

    78 《送子虡赴金壇丞》 宋·陸游

    與汝為父李,忽逾五十年;平生知幾別,此別益酸然。
    念汝發亦白,執手河橋邊。
    西行過臨平,想汝小系船。
    悠悠陽羨路,渺渺云陽川。

    79 《寄題福帥張子儀尚書禊游堂》 宋·楊萬里

    祖孫接武禊堂前,風物重新六十年。
    無恙鈞衡舊棠蔭,有光臺斗繼蒲鞭。
    手提西郭三山月,下照南湖萬頃天。
    不要外人來作記,當家自有筆如椽。

    80 《送李童子西歸》 宋·楊萬里

    江西李家童子郎,腹載五車于王皇。
    選德殿後春晝長,天子呼來傍御床。
    口角誦書如布谷,眼光骨法俱冰玉。
    紫綃輕衫發錦束,萬人回頭看不足。

    * 關于鞭子的詩詞 描寫鞭子的詩詞 帶有鞭子的詩詞 包含鞭子的古詩詞(7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