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面重的詩詞(1146首)

    661 《送長蘅偕計北上二首》 明·鄭胤驥

    平生少年時,嬉游愛冬至。
    癡兒三五群,狂縱無復忌。
    爾來漸老大,遂覺情懷異。
    不惜事業賒,不惜居諸費。

    662 《古宮怨》 明·朱純

    濃妝耀日羅幃曉,鴉髻盤云金鳳小。
    春花一面惱人紅,長恨海棠嬌艷少。
    繡被重重覆錦茵,麝臍龍腦香氤氳。
    蜀弦新調作鶯語,小蓮頻候羊車塵。
    秋風吹散填河鵲,深情竟負良宵約。
    化作妖云逐楚王,金魚空鎖重門鑰。

    663 《再過同官道中作》 明·朱應登

    浮云細細雨還晴,客思車塵喜暫清。
    山館重來應識面,野花空好不知名。
    長林樹轉回征蓋,遠戍煙消出候旌。
    日落興闌猶信馬,荒城夜火斷人行。

    664 《綠腰琶琵(亦云"六么琶琵")》 明·朱有燉

    四面簾垂碧玉鉤,重重深院鎖春愁。
    綠腰舞困琶琵歇,花落東風懶下樓。

    665 《太液池送黃淮辭政》 明·朱瞻基

    天香早折仙桂枝,筆花五彩開鳳池。
    蓬萊之仙直奎璧,近侍九重天咫尺。
    永樂圣人臨御初,鞠躬稽首陳嘉謨。
    仁宗監國文華殿,左右謀猷共群彥。

    666 《秋浦歌十七首》 唐·李白

    其一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山水贊美勞動

    667 《贊碎金》 唐·白居易

    獡頭儞{左為讠}趠人難識,瀎泧{右為戊}矪{右為卑}矲{右為面}惱家心。
    寫向篋中甚敬重,要來一字一碈{右上為尤}金。

    668 《戲子由》 宋·蘇軾

    宛丘先生長如丘,宛丘學舍小如舟。
    常時低頭誦經史,忽然欠伸屋打頭。
    斜風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従飽死笑方朔,肯為雨立求秦優。

    669 《獲鬼章二十二韻》 宋·蘇軾

    青唐有逋寇,白首已窮妖。
    竊據臨洮郡,潛通講渚橋。
    廟謀周召虎,邊帥漢班超。
    堅壘千兵破,連航一炬燒。

    670 《過高郵寄孫君孚》 宋·蘇軾

    過淮風氣清,一洗塵埃容。
    水木漸幽茂,菰蒲雜游龍。
    可憐夜合花,青枝散紅茸。
    美人游不歸,一笑當誰供。

    671 《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宋·蘇軾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
    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

    672 《薄薄酒二首》 宋·蘇軾

    薄薄酒,飲兩鐘;
    粗粗布,著兩重;
    美惡雖異醉暖同,丑妻惡妾壽乃公。
    隱居求志義之從,本不計較東華塵土北窗風。

    673 《聞正輔表兄將至以詩迎之》 宋·蘇軾

    生逢堯舜仁,得作嶺海游。
    雖懷跫然喜,豈免跕墮憂。
    暮雨侵重膇,曉煙騰郁攸。
    朝盤見蜜唧,夜枕聞鵂。

    674 《觀杭州鈐轄歐育刀劍戰袍》 宋·蘇軾

    青綾衲衫暖襯甲,紅線勒巾光繞肋。
    禿襟小袖雕鶻盤,大刀長劍龍蛇插。
    兩軍鼓噪屋瓦墜,紅塵白羽紛相戛。
    將軍恩重此身輕,笑履鋒铓如一掐。

    675 《送陳睦知潭州》 宋·蘇軾

    華清縹緲浮高棟,上有纈林藏石甕。
    一杯此地初識君,千巖夜上同飛鞚。
    君時年少面如玉,一飲百觚嫌未痛。
    白鹿泉頭山月出,寒光潑眼如流汞。

    676 《端硯詩》 宋·蘇軾

    披云離北巖,度嶺入中夏。
    重藉剪楚茅,方函斲英檟。
    騷壇意莫逆,匠石語□侈。
    匪堊勞運斤,如帶防毀銙。

    677 《和王晉卿》 宋·蘇軾

    先生飲東坡,獨舞無所屬。
    當時挹明月,對影三人足。
    醉眠草棘間,蟲虺莫予毒。
    醒來送歸雁,一寄千里目。

    678 《薄薄酒二首(并敘)》 宋·蘇軾

    膠西先生趙明叔,家貧,好飲,不擇酒而醉。
    常云:薄薄酒,勝茶湯,丑丑婦,勝空房。
    其言雖俚,而近乎達,故推而廣之以補東州之樂府;既又以為未也,復自和一篇,聊以發覽者之一噱云耳。
    薄薄酒,勝茶湯;粗粗布,勝無裳;丑妻惡妾勝空房。

    679 《岐亭五首(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于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680 《和王晉卿(并敘)》 宋·蘇軾

    駙馬都尉王詵晉卿,功臣全彬之后也。
    元豐二年,予得罪貶黃岡,而晉卿亦坐累遠謫,不相聞者七年。
    予既召用,晉卿亦還朝,相見殿門外。
    感嘆之余,作詩相屬,托物悲慨,阨窮而不怨,泰而不驕。

    * 關于面重的詩詞 描寫面重的詩詞 帶有面重的詩詞 包含面重的古詩詞(11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