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非龍者的詩詞(392首)

    241 《靖通庵歌》 宋·張繼先

    吾結草庵山之中,旁人笑我名靖通。
    都來方寸閑田地,大包世界同虛空。
    我庵非通亦非靖,玲瓏八面無形影。
    盈虛消息任天機,庵內主人都不省。

    242 《獻萬佛圖為張雅州壽》 宋·李流謙

    博大真人哉,妙諦形而上。
    林林總雛嬰,萬生同負襁。
    赴者不可數,百川納溟漲。
    隨取即隨給,孰識無盡藏。

    243 《次韻黃文叔正言送日鑄茶》 宋·樓鑰

    古人養老食而酳,后人既飽須啜茗。
    唐稱陽羨顧渚茶,惠建之名猶未省。
    小團花{左革右夸}矞云龍,競巧爭妍動天聽。
    要之造化生萬物,甘苦酸鹽適其性。

    244 《群玉堂即事》 宋·汪莘

    蓬萊道山到者稀,忽隨飚駕同來歸。
    天橫閬野望不盡,地絕瀛海如無依。
    初得松門入蕭瑟,漸繞苔徑穿芳菲。
    奇花異卉不可識,但覺春是人間非。

    245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絕省人事觸緒有感吒之諷吟》 宋·程公許

    口為禍之穽,異者同之分。
    誰龍噤不語,兀兀如羈囚。
    我豈好違俗,心未忘好修。
    本不慕華顯,寧有忮與求。

    246 《經進百韻詩》 宋·岳珂

    永佑當臨御,重熙極泰亨。
    物窮隍土復,地大蘗牙萌。
    蕞爾瀛懦圖,違吾海上盟。
    烽煙昏九土,氛霧塞三精。

    247 《黃君會景伊西上》 宋·王邁

    杞梓非凡材,騏騄非凡馬。
    樸樕不入公輸門,賞駿豈無伯樂者。
    龍泉真寶劍,焦尾亦名琴。
    張華有眼識紫氣,子期解聽流水音。

    248 《題嚴子陵釣臺二首》 宋·陳著

    才得心安便是通,乘龍非貴釣非窮。
    那知碌碌樊鱗者,盡在先生不釣中。

    249 《還徐叔子犀帶》 宋·陳傅良

    徐子贈我舊寶犀,宣和國工所事治。
    玄玉十截黃四垂,厚且半寸徑尺圍。
    方廉整不刻毫厘,金飾諸末柔丹韋。
    寘之止齋光陸離,天吳海若不敢窺。

    250 《吳子隆兼隱齋歌》 宋·劉宰

    前驅十里旌旗紅,后騎蹀躞如游龍。
    綺窗阿閣最深處,歸來燕坐圍香風。
    不如理掾吳夫子,岸幘高吟酒一中。
    高少山頭渭水邊,耕云釣月老林泉。

    251 《雅去鵲來篇》 宋·劉宰

    昨日雅鳴繞庭樹,道上行人色驚懼。
    試呼行者問如何,身為戶長催殘稅。
    稅殘自昔稱難理,三年尤非四年比。
    加之逐保有逃戶,每一申明官長怒。

    252 《聽孫鏈師琴》 宋·方回

    名畫元不出畫工,善書決不屬書史。
    子春伯牙非伶官,古能琴者必君子。
    枕流漱石今孫郎,電眸冰齒霜髯張。
    灑埽書室焚古香,信手為吾調宮商。

    253 《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 宋·方回

    古人無欲非引年,古無有欲之圣賢。
    曰無欲者無私欲。
    昊皇魯叟畫系傳,柱下木子知止足。

    254 《留別范元長二十八韻》 宋·李處權

    博治人為史,循良吏得師。
    謀謨當啟沃,出處系安危。
    鶚立通丹地,龍章近赤墀。
    咨詢唐典故,筆削漢官儀。

    255 《謝戴安撫書院額》 宋·釋印肅

    普庵以此香,回向大居士。
    幻盡覺圓者,妙意難遮覆。
    惠我二筆端,三昧非迷悟。
    世間豈識知,何處尋門戶。

    256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只者便是,非像非鏡。
    誰主誰賓,何偏何正。
    縫罅莫我欺無孔之槌,錙銖莫我定無星之秤。
    聊將拄杖攪滄溟,令彼魚龍知水為命。

    257 《和謝齊解元見惠》 宋·王洋

    楚東六邑多秀民,其間達者海內聞。
    恨我眼暗不識真,客舍道傍初見君。
    徵君當以文章顯,照眼青錢充萬選。
    胡為過我誤淮揚,山徑蹊荒費鋤剪。

    258 《雜曲歌辭·緩歌行》 唐·李頎

    小來托身攀貴游,傾財破產無所憂。
    暮擬經過石渠署,朝將出入銅龍樓。
    結交杜陵輕薄子,謂言可生復可死。

    259 《家叔征君東溪草堂二首》 唐·盧象

    開山十馀里,青壁森相倚。
    欲識堯時天,東溪白云是。
    雷聲轉幽壑,云氣杳流水。
    澗影生龍蛇,巖端翳檉梓。

    260 《緩歌行》 唐·李頎

    小來托身攀貴游,傾財破產無所憂。
    暮擬經過石渠署,朝將出入銅龍樓。
    結交杜陵輕薄子,謂言可生復可死。

    * 關于非龍者的詩詞 描寫非龍者的詩詞 帶有非龍者的詩詞 包含非龍者的古詩詞(39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