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非郎的詩詞(801首)

    281 《別周侍郎五首》 宋·彭龜年

    鵲有護巢心,鴉負奪巢力。
    紛爭互勝敗,卒乃覆其室。
    魯雞本非鵠,伏鷇出羽翼。
    我無拒爾心,萬物同一息。

    282 《正仲思歸作篆畦今夜月十詩非篆畦月乃雁蒼月》 宋·舒岳祥

    篆畦今夜月,先暝啟黃昏。
    狐叫青峰逕,僧歸白石源。
    分燈三戶市,打鼓七郎村。
    莫管啼烏繞,吾今已斷魂。

    283 《又和蹇侍郎七言四韻》 宋·蘇頌

    金支燁燁映宣宮,致福誠由上德崇。
    九廟靈光流自遠,七明嘉種感潛通。
    瑞圖丹采終難狀,藥譜神功未易通。
    更覽諸公賡和句,方知漢祀曲非工。

    284 《次韻蹇侍郎天元殿門芝草》 宋·蘇頌

    列圣儲靈貺,坤珍應祀儀。
    分葩對牟首,觀瑞駐華芝。
    毓德繇皇始,彰功在圣時。
    早聞縈殿桷,復見孕門楣。

    285 《送朱郎中壽昌通判河中府》 宋·蘇頌

    邶詩詠凱風,以成孝子志。
    鄭人復君母,傳稱能錫類。
    中郎常有懷,生不識所恃。
    登朝雖厚祿,當食每忘饋。

    286 《次韻宗郎中師仁見示古風》 宋·喻良能

    平生癖瘀詩,業債馀清凈。
    但已心孔開,敢夸筆鋒勁。
    疾書或欹斜,所向必雅正。
    顧慚非晉人,出語那韻勝。

    287 《送江充之郎中知溫州》 宋·喻良能

    巖廊拱神圣,岳牧用才良。
    委寄晉藩鎮,飛騰漢省郎。
    縑推非矯激,綿蕝豈尋常。
    花粲揮毫玉,風生漱齒霜。

    288 《參議林郎中蓄乘軒君向來止有其一今日見之乃》 宋·喻良能

    物情非耦不能久,并蒂芙蓉亦自變。
    珍重鶴君新得配,故應清唳徹秋江。

    289 《賀廣東漕使黃郎中生朝》 宋·曾豐

    紫石仙翁骨道清,丹成往往步步輕。
    黃石仙翁道眼明,書成往往字字精。
    丹成書成俱是實,猶墮于偏非至道。
    二者兼之白石□,先生渠謂天草草。

    290 《陳伯英侍郎子也廣帥辟入幕既至參差帥別思所》 宋·曾豐

    少陵入蜀倚嚴公,捧檄非無米可舂。
    懶教纖腰舞楊柳,來游上幕看芙蓉。
    十連豈吝回青顧,千戶猶疑羨素封。
    忝是故人恨無力,一樽時復略從容。

    291 《琴曲歌辭·王敬伯歌》 唐·李端

    妾本舟中客,聞君江上琴。
    君初感妾嘆,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歡被,同為交頸禽。
    傳杯惟畏淺,接膝猶嫌遠。

    292 《雜曲歌辭·古別離二首》 唐·于濆

    入室少情意,出門多路岐。
    黃鶴有歸日,蕩子無還時。
    人誰無分命,妾身何太奇。
    君為東南風,妾作西北枝。

    293 《和梁王眾傳張光祿是王子晉后身》 唐·崔融1

    聞有沖天客,披云下帝畿。
    三年上賓去,千載忽來歸。
    昔偶浮丘伯,今同丁令威。
    中郎才貌是,柱史姓名非。

    294 《奉和崔尚書贈大理陸卿鴻臚劉卿見示之作》 唐·蘇颋

    戲藻嘉魚樂,棲梧見鳳飛。
    類從皆有召,聲應乃無違。
    美價逢時出,奇才選眾稀。
    避堂貽后政,掃第發前幾。

    295 《帝京篇》 唐·駱賓王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鶉野龍山侯甸服。
    五緯連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橫地軸。

    懷才不遇

    296 《疇昔篇》 唐·駱賓王

    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
    既托寰中賞,方承膝下歡。
    遨游灞水曲,風月洛城端。
    且知無玉饌,誰肯逐金丸。

    寫景送別友情

    297 《答魑魅代書寄家人》 唐·沈佺期

    魑魅來相問,君何失帝鄉。
    龍鐘辭北闕,蹭蹬守南荒。
    覽鏡憐雙鬢,沾衣惜萬行。
    抱愁那去國,將老更垂裳。

    298 《同崔傅答賢弟》 唐·王維

    洛陽才子姑蘇客,桂苑殊非故鄉陌。
    九江楓樹幾回青,一片揚州五湖白。
    揚州時有下江兵,蘭陵鎮前吹笛聲。

    299 《邯鄲宮人怨》 唐·崔顥

    邯鄲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見一婦人。
    自言鄉里本燕趙,少小隨家西入秦。
    母兄憐愛無儔侶,五歲名為阿嬌女。

    300 《邯鄲宮人怨》 唐·崔顥

    邯鄲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見一婦人。
    自言鄉里本燕趙,少小隨家西入秦。
    母兄憐愛無儔侶,五歲名為阿嬌女。

    女子送別情郎

    * 關于非郎的詩詞 描寫非郎的詩詞 帶有非郎的詩詞 包含非郎的古詩詞(80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