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非草的詩詞(2042首)

    981 《吳大帝廟》 宋·周師成

    曾是東南第一王,眼看此地六興亡。
    東緣有酒登京口,西為無魚憶武昌。
    非復虎臣陪殿上,空馀猩血泣祠旁。
    何年并建瑯砑廟,共對淮山草木長。

    982 《開元宮》 元·黃溍

    誰使藏舟一夕移,紅樓翠幕未全非。
    曾聞帝子乘鸞去,疑有仙人化鶴歸。
    煙徑月明瑤草歇,石壇露冷碧桃稀。
    赤欄橋畔多時立,閑看楊花作雪飛。

    983 《海安》 元·陳基

    淮海水為利,轉運有常程。
    積渠如積金,守防如守城。
    近聞渠堤壞,水決劇建瓴。
    我軍賴神速,戮力障頹傾。

    984 《春風如少年效程漢翁》 元·何中

    春風如少年,狂逐無定處。
    垂楊曲江堤,細草東郊路。
    只言今似昔,不悟新非故。
    流水何時歸,殘鶯數聲暮。

    985 《登西岡望龍池諸峰贈馬二山人》 元·周砥

    登臨不陟險,緩步情始暢。
    振衣西岡頭,矯首一長望。
    朝陽匿光彩,宿霧猶隱嶂。
    山靈忽不斳,連峰洶波浪。

    986 《次宋編修顯夫南陌詩四十韻》 未知·李裕

    麗質過邯鄲,春風直幾錢?送情憐眼艷,凝佇覺身偏。
    霞淡斜侵雁,云輕巧襯蟬。
    芳金搖翠勒,暖玉藉絨韉。
    臉媚風初信,眉彎月未弦。

    987 《宮詞三首》 明·陳薦夫

    千樹垂楊萬樹梅,朝曦初上露初開。
    滿身雨露非承寵,只合宜春斗草來。

    988 《朝真宮夜陪席煉師》 明·陳則

    蘿徑掩空扉,炎塵逐雨歸。
    山明余夕在,草暗一螢飛。
    姹女鸞和馭,丹仙鶴羽衣。
    焚香與默坐,初悟幻情非。

    989 《北邙行》 明·楚石梵琦

    請君停一觴,聽我歌北邙。
    北邙在何許,乃在洛之陽。
    洛陽城中千萬家,無有一家免亂亡。
    天地開辟來,死者生之常。

    990 《五日過就公賦》 明·道敷

    看竹閑相及,即非采艾期。
    感時心自攝,與坐語還癡。
    階暝煙粘草,籬疏風損葵。
    乞來平日飯,都是午時炊。

    991 《子熙兩和詩寄再用韻以答》 明·道原法師

    《梁甫》吟余自荷鋤,南陽非復舊門閭。
    春愁亂逐楊花起,秋興頻將柿葉書。
    水落楚江尋瘞鶴,草荒吳苑問蒸魚。
    遠游憶母還歸省,安得云萍有定居。

    992 《春日述懷寄湯義仍四十韻》 明·鄧渼

    漢域春陰盡,蒼山旅病淹。
    梯航三面入,風壤百夷兼。
    五尺秦通道,單車即瘴炎。
    投荒虛繡斧,覽勝引彤幨。

    993 《題華亭朱孟辯篆冢詩卷》 明·董佐才

    古初無毫楮,羲畫何繇傳?孰知文字理,已具《河圖》前

    神農洎蒼頡,俯仰極人天。
    穗書與鳥書,創制分后先。

    994 《病馬行贈少宰何燕泉》 明·豐坊

    路傍病馬棄不收,乃是天上真驊騮。
    君王玄默罷遠游,爾輩逸氣空橫秋。
    憶昔山西戰爭起,嫖姚手提三尺水。
    夜半傳呼振鐵衣,材官十萬同殊死。

    995 《鳴鳳行贈楊給事惟仁》 明·豐坊

    君不見精衛一小鳥,銜石翻飛東海頭。
    不知身微海復巨,悲鳴誓欲填洪流。
    又不見螳螂奮臂當車轍,轍不可回軀已裂。
    安得長遇越勾踐,式蛙厲士皆激烈。

    996 《壽于宗伯穀峰先生》 明·馮琦

    南省卿云近紫微,明光曉奏勸宵衣。
    自從劍佩歸滄海,不見鸞輿出禁闈。
    一曲春湖明主賜,十年芳草故人違。
    莫教綺季山中老,且為皇儲定是非。

    997 《登擬峴臺》 明·甘瑾

    高臺俯仰大江馳,南盡甌閩樹影微。
    白草秋煙遺戰骨,青天寒照落人衣。
    襄陽耆舊心如昨,華表仙翁事即非。
    東望故園三百里,不堪搔首片云飛。

    998 《撫玉鏡》 明·葛高行文

    撫玉鏡之纖塵兮,光皎皎而虛明。
    睹此物之神圣兮,不淑見而心驚。
    始自軒轅之時兮,含碧水之青瑩。
    悲朱顏其易改兮,惟寸心之不更。

    999 《感事六首》 明·顧夢圭

    翩翩獵騎臨邊城,邊城草深山路平。
    豐狐狡兔各有穴,鳴鏑張罘殊不驚。
    邇來地氣南徙北,廣莫風至猶無冰。
    君不見桃蟲拚飛即鵩鳥。
    首下尻高咎非小。
    ¤

    1000 《十八學士歌》 明·歸有光

    十八學士誰比方,爭如瑚璉登明堂。
    立本丹青褚亮贊,至今遺事猶焜煌。
    有隋之季天壤坼,英雄草昧皆侯王。
    真人揮霍靜區宇,遂偃干戈興文章。

    * 關于非草的詩詞 描寫非草的詩詞 帶有非草的詩詞 包含非草的古詩詞(20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