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非至公的詩詞(609首)

    121 《陳季張有蜀芙蓉長飲客至開輒剪去作詩戲之》 宋·黃庭堅

    剪花莫學韓中令,投轄惟聞陳孟公。
    客興不孤春竹葉,年華全屬拒霜叢。
    玄子蹙迫三秋盡,青女摧殘一夜空。
    著意留連好風景,非君誰作主人翁。

    122 《月夜與兄公度納涼閑行至御橋》 宋·梅堯臣

    夕月吐澄明,陰云凈如掃。
    空庭引天翠,爽氣生懷抱。
    家近御橋頭,因為橋畔游。
    倚欄波上影,不共水東流。

    123 《王祁公北園》 宋·梅堯臣

    園林多高樛,園卉多芳柔。
    紅紫經幾春,青枯經幾秋。
    我至每懷浮觴之卿翁,但見浮觴之水汨汨流。
    水流日夜曾未休,高門世世生賢侯。

    124 《聞永叔出守同州寄之》 宋·梅堯臣

    冕旒高拱元元上,左右無非唯唯臣。
    獨以至公持國法,豈將孤直犯龍鱗。
    茱萸欲把人留楚,苜蓿方枯馬入秦。
    訪古尋碑可銷日,秋風原上足麒麟。

    125 《初至天臺》 宋·曾幾

    疇昔所欣慕,天臺冠坤靈。
    興公妙摹寫,粲若披圖經。
    自憐嬰世網,仰愧鴻冥冥。
    夙契諒非淺,半生吏金庭。

    126 《和范至能舍人農圃堂韻》 宋·周必大

    荒淫吳以顛,戰勝越云吉。
    是非兩安在,阡陌眇蕭瑟。
    公來開別墅,草莽手爬櫛。
    陰晴及寒暑,每到皆勝日。
    新詩吊興廢,收拾滿箱帙。
    有客師元亮,甫謝彭澤秩。
    幸分北窗風,容此易安膝。

    127 《次韻子瞻題張公詩卷后》 宋·蘇轍

    世俗甘枉尺,所愿求直尋。
    不知一律訛,大樂無完音。
    見利心自搖,慮害安得深。
    至人不妄言,淡如朱絲琴。

    128 《次韻子瞻題張公詩卷後》 宋·蘇轍

    世俗甘枉尺,所愿求直尋。
    不知一律訛,大樂無完音。
    見利心自搖,慮害安得深。
    至人不妄言,淡如朱絲琴。

    129 《題李公麟山莊圖〈并敘〉》 宋·蘇轍

    伯時作《龍眠山莊圖》,由建德館至垂云沜,著錄者十六處,自西而東凡數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山行者路窮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勝金巖、寶華巖、陳彭漈、鵲源。
    以其不可緒見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為之記,又屬轍賦小詩,凡二十章,以繼摩詰輞川之作云。

    130 《感時述事(十首)》 明·劉基

    豢狗不噬御,星馳慕民兵。
    民兵盡烏合,何以壯干城。
    百姓雖云庶,教養素無行。
    譬彼原上草,自死還自生。

    131 《從駕至開寶寺慶壽崇因閣依韻和吳相公》 宋·王珪

    崇因開寶構,金碧畫相輝。
    禁蹕隨曦馭,層城轉斗機。
    梵音獅子吼,妙相鴿王歸。
    洛水浮神篆,天花滿御衣。

    132 《寄送于去非三首》 宋·趙蕃

    三載尉雖卑,諸公況己知。
    薦書常沓至,賓幕每牢辭。
    玉立風神峻,河傾議論馳。
    他年繼質肅,應有后人祠。

    133 《呂成公寬平通鑒佚老三帖贊》 宋·岳珂

    治粹于隆古,元{凱加丶}之懿,根于篤誠。
    世澤未傾,英髦代興。

    134 《孟子·禹湯文武周公》 宋·陳普

    千圣相承惟道一,憂勤惕厲意尤深。
    至誠之理元無息,有息良非天地心。

    135 《喜趙賓旸至次韻舟行二首》 宋·方回

    別后生涯兩更微,裹糧東路是耶非。
    我才疋馬荒山出,公亦輕帆下水飛。
    市酤未成投轄飲,閒枰聊解爛柯圍。
    會須一騁吳山目,同上嚴家九隴磯。

    136 《次韻簽判太博謝府公新詩墨跡》 宋·蘇頌

    幕府雍容但省文,筆精詩格兩難倫。
    臨池得法毫端健,擊缽成篇藻思新。
    征虜雅歌追樂事,蘭亭賡唱掩芳塵。
    梁王賓友鄒枚在,末至慚非賦雪人。

    137 《至衡陽謁陳提舉國錄君舉二首》 宋·曾豐

    夜論語罷醉相辭,公尚留中我獨歸。
    跡似云泥長落落,心如秋月固依依。
    淵明久轉非為是,子夏方從瘦覓肥。
    邂逅莫孤鐫切望,后期未必不相違。

    138 《向察推檄至會昌賦所懷呈似二首》 宋·曾豐

    惟此溪山惡,其它州縣無。
    豈期公骯贓,而為我馳驅。
    錢谷豈余事,音容非故吾。
    史君如問細,為道費枝梧。

    139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40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 關于非至公的詩詞 描寫非至公的詩詞 帶有非至公的詩詞 包含非至公的古詩詞(6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