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非故鄉的詩詞(354首)

    161 《贈蕭棠仲致政》 宋·王邁

    昔年鼓篋游膠庠,集英同日瞻天光。
    金門初開獸環動,瞳瞳曉日升扶桑。
    宮簾高卷開御扇,祥風習習飄天香。
    殿庭神麗冠劍肅,巍巍玉幾臨中央。

    162 《和丁丞相》 宋·吳潛

    夷狄為陰中國陽,豈容羊犬更鴟張。
    捷書一紙來從廣,凱奏連旗至自揚。
    盡瘁元臣食放箸,偷安老守寢凝香。
    但憐此土非吾土,歲晚天寒憶故鄉。

    163 《寄敬巖》 宋·王柏

    泳飛堂前橘柚香,田田荷葉浮波光。
    主人攬轡度閩嶠,驅馳端為蒼生忙。
    天生人才不虛出,必使事與才相當。
    爾才綽綽有余力,豈容袖手窺其旁。

    164 《問雁》 宋·姚勉

    家山已作一月疎,囑雁為取秋風書。
    雁飛竟去已幾日,乃爾寂寂如何如。
    曉霜雁聲又東去,急起出門呼雁住。
    前時囑爾為寄書,汝今將書落何處。

    165 《聞雁寄故人》 唐·徐鉉

    久和他鄉客,深慚薄宦非。
    不知云上雁,何得每年歸。
    夜靜聲彌怨,天空影更微。
    往年離別淚,今夕重沾衣。

    166 《湖居感傷》 宋·釋智圓

    迷真渺無始,飄業產錢唐。
    外族宗南郡,門風祖偃王。
    微緣先劫種,宿習妙齡彰。
    父母憐多病,親實怪異常。

    167 《范覺民挽詞四首》 宋·張嵲

    生平輕語別,徒恃接鄉閭。
    及此悲存沒,追維恨闊疏。
    已聞窀穸日,猶怪孟郊書。
    宿草他年哭,仍輩非故墟。

    168 《將請鄉郡作》 宋·張嵲

    本初休車騎,陶令歸田園。
    憧憧天壤間,何人無一廛。
    惟我若斷梗,漂流浙江邊。
    牽絲始立歲,屏處知命年。

    169 《送鮮于運使西歸》 宋·晁公溯

    飛鳥避漢節,朔風揚旆旌。
    光茫候躔次,始見入蜀星。
    父老喜公至,來臨此江濱。
    陽侯為先驅,歸指唐安城。

    170 《送陸君重五首》 宋·方回

    四寶堂空后,歸舟有底珍。
    唯將好山色,可語故鄉人。
    他日公能憶,吾邦俗尚淳。
    信難臧否遽,早覺是非真。

    171 《題南浦樓》 宋·李處權

    此生何處是真歸,俯仰人間念念非。
    雨后溪山無限好,煙中鷗鷺自由飛。
    只輪雙槳成何事,白酒黃雞可息機。
    北客上來千萬恨,故鄉回首夕陽微。

    172 《送侯殿直之官吉州》 宋·李覯

    待詔何年別玉堂,筆端渾欲繼鐘王。
    官資未出風塵外,蹤跡曾親日月光。
    扶老只今非遠道,薦能從此有封章。
    廬陵若要高文寫,爭得滁州在故鄉。

    173 《晚秋閒步》 宋·釋文珦

    晚來閒步閱秋光,田上人家尺滌場。
    遠浦寒波浮雁鶩,荒山落日下牛羊。
    客鬢已非當日黑。
    菊花空似去年黃。
    因聽翁媼言音異,又復令人憶故鄉。

    174 《示行者》 宋·釋印肅

    絕頂無人處,融會亦非難。
    獨步依無住,圓心豈往還。
    深深妙在無言說,莫教閑指動風幡。
    大事徹頭須進步,白云千里故鄉關。

    175 《和施彥執懷姚進道葉先覺韻》 宋·張九成

    西湖十里山,春風一杯酒。
    茲興良不淺,何日落吾手。
    我讀君和詩,襟期一何厚。
    同生上下宇,共閱古今宇。

    176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177 《歸去來兮辭·并序》 魏晉·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抒情向往歸隱田園

    178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79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180 《捕蛇者說》 唐·柳宗元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
    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

    古文觀止生活賦稅

    * 關于非故鄉的詩詞 描寫非故鄉的詩詞 帶有非故鄉的詩詞 包含非故鄉的古詩詞(3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