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非境的詩詞(509首)

    461 《湖寺上方通玄峰頂》 宋·釋文珦

    峰頂非人世,青山滿目多。
    塔層侵樹影,鐘響度湖波。
    心外元無境,詩成亦是魔。
    禪翁清凈耳,渾不聽笙歌。

    462 《頌古九十八首》 宋·釋印肅

    師子全威境白聞,誰人敢扣鬼門關。
    除非體用知無我,瓶傾不出悟無難。

    463 《頌古九十八首》 宋·釋印肅

    萬里草不生,三昧號無諍。
    夢游觀玉境,畢竟是誰行。
    在處曼曼地,只道無兩般。
    法門非出入,學者莫顢頇。

    464 《頌十玄談·心印》 宋·釋印肅

    勿謂無心云是道,龜毛兔角非堅寶。
    頑空作境是誰安,不體十方源浩浩。

    465 《加頌蜀僧雪頌》 宋·釋印肅

    行人到此宜回首,此物元來處處有。
    除非自己肯承當,方信境緣無限丑。

    466 《六代祖師畫像贊·三祖監智禪師》 宋·釋正覺

    道無揀擇,宗非促延。
    死生外著,清白家傳。
    覓罪性空,廓然大同。
    妙盡亡能境,機回卻借功。
    虛明自照靡心識,明月靈犀夜魄通。

    467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宋·釋智朋

    心月孤圓,光吞萬像,起模畫樣。
    光非照境,境亦非存,收拾不上,光境俱亡。

    468 《和頌》 宋·釋重顯

    珍瓏巖古寺,冠乎明越境。
    海眼通洌泉,天心聳危嶺。
    嘗游興未闌,遐想神忽凝。
    彼士真覺雄,相鄰不孤迥。

    469 《入定觀音贊》 宋·釋宗杲

    世間種種音聲相,眾以耳聽非目睹。
    唯此大士眼能觀,瞑目諦觀為佛事。
    於眼境界無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
    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顯如是義。

    470 《又六湛堂》 宋·釋宗杲

    非湛非搖此法源,當機莫厭假名存。
    直須過量英靈漢,方入無邊廣大門。
    萬境交羅元不二,六窗晝夜未嘗昏。
    翻思龐老事無別,擲劍揮空豈有痕。

    471 《泉州惠安縣迎藏經請小參偈》 宋·釋宗杲

    稽首十力大導師,三界獨尊無比況。
    示現成佛轉法輪,廣演無邊契經海。
    眾生心想念念殊,所轉法輪亦差別。
    法輪功德不可量,盡思竭力無能測。

    472 《緣識》 宋·宋太宗

    善惡由人作,修心勿亂為。
    邪求無實事,如影定相隨。
    妄想終成偽,行貪未可知。
    天生分異等,道德立尊卑。

    473 《緣識》 宋·宋太宗

    天地為爐我自知,人無遠慮必生疑。
    功夫未至勞懸想,境外聲聞不改移。
    機巧豈逢容易得,是非終究欲何之。
    思量大海深淵理,光陰虛度影參差。

    474 《緣識》 宋·宋太宗

    天非愛道許人修,學士愚迷不到頭。
    內境擬將何所用,杳知深邃故難求。
    丹霞隱密堪依仗,雪月縱橫入品流。
    消息須然潛世慮,凡岐圣路有剛柔。

    475 《緣識》 宋·宋太宗

    心問心,心非色相心,清靜之心道理深。
    驗在目前諸境界,不是凡音有正音。
    大道本來人難解,豈教離樂易求尋。

    476 《緣識》 宋·宋太宗

    玄珠玄珠存今古,總在眼前無一睹。
    圓似明珠照十方,或來或去寒無雨。
    本是真,玄中圣,天仙地仙收不盡。

    477 《緣識》 宋·宋太宗

    水精宮殿月華明,白玉為墻火不侵。
    八境風高駢羽駕,九重天上絳霞深。
    物情晃朗無遮隔,非是凡間比類尋。
    汗漫真游誰得到,桂花香潔影森森。

    478 《緣識》 宋·宋太宗

    大道何異,俗情如花。
    生前境趣,車碾黃砂。
    無垢住相,勿用稱夸。
    非親我親,六合為家。

    479 《緣識》 宋·宋太宗

    秋鏁煙嵐日未曦,道情欲話老僧期。
    旋烹茶竃心先喜,搖撼松風睡思遲。
    鶴唳九霄堪入畫,云平三界化無私。
    真宗象教非虛說,對境成空是我師。

    480 《緣識》 宋·宋太宗

    妙道藏真世莫臧,勿言圣事似尋常。
    眼前不見非常境,別有三天照十方。

    * 關于非境的詩詞 描寫非境的詩詞 帶有非境的詩詞 包含非境的古詩詞(5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