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非臺的詩詞(1313首)

    821 《古風其五十四》 唐·李白

    倚劍登高臺。
    悠悠送春目。
    蒼榛蔽層丘。
    瓊草隱深谷。

    822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唐·李白

    仙人東方生,浩蕩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獨往失所在。
    魏侯繼大名,本家聊攝城。
    卷舒入元化,跡與古賢并。

    823 《古風其五十》 唐·李白

    宋國梧臺東。
    野人得燕石。

    (以上二句一作
    宋人枉千金。
    去國買燕石。
    )

    夸作天下珍。
    卻哂趙王璧。
    趙璧無緇磷。
    燕石非貞真。
    流俗多錯誤。
    豈知玉與珉。

    824 《古風其二》 唐·李白

    蟾蜍薄太清。
    蝕此瑤臺月。
    圓光虧中天。
    金魄遂淪沒。

    825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826 《偶然作六首》 唐·王維

    楚國有狂夫。
    茫然無心想。
    散發不冠帶。
    行歌南陌上。

    827 《同崔傅答賢弟》 唐·王維

    洛陽才子姑蘇客。
    桂苑(一作杜宛)殊非故(一作舊)鄉陌。
    九江楓樹幾回青。
    一片揚州五湖白。

    828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當我階。
    亂立無行次,高下亦不齊。
    高者三丈長,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829 《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因寄元郎中張博士》 唐·白居易

    冒寵已三遷,歸朝始二年。
    囊中貯余俸,園外買閑田。
    狐兔同三徑,蒿萊共一壥。
    新園聊鏟穢,舊屋且扶顛。

    830 《題法華山天衣寺》 唐·白居易

    山為蓮宮作畫屏,樓臺迤邐插青冥。
    云生座底鋪金地,風起松梢韻寶鈴。
    龍噴水聲連擊罄,猿啼月色閑持經。
    時人不信非凡境,試入玄關一夜聽。

    831 《渚宮》 宋·蘇軾

    渚宮寂寞依古郢,楚地荒茫非故基。
    二王臺閣已鹵莽,?湘東王、高氏。
    ?何況遠問縱橫時。
    楚王獵罷擊靈鼓,猛士操舟張水嬉。

    832 《渚宮》 宋·蘇軾

    渚宮寂莫依古郢,楚地荒茫非故基。
    二王臺閣已鹵莽,何況遠問縱橫時。
    楚王獵罷擊靈鼓,猛士操舟張水嬉。
    釣魚不復數魚鱉,大鼎千石烹蛟螭。

    833 《南都妙峰亭》 宋·蘇軾

    千尋掛云闕,十頃含風灣。
    開門弄清泚,照見雙銅钚。
    池臺半禾黍,桃李余榛菅。
    無人肯回首,日暮車班班。

    834 《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宋·蘇軾

    天人幾何同一漚,謫仙非謫乃其游,麾斥八極隘九州。
    化為兩鳥鳴相酬,一鳴一止三千秋。
    開元有道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
    西望太白橫峨岷,眼高四海空無人。

    835 《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 宋·蘇軾

    樓上煙云怪不來,樓前飛紙落成堆。
    非關文字須重看,卻被江山未收回。
    眼昏燭暗細行斜,考閱精強外已夸。
    明日失懷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836 《聞辯才法師復歸上天竺以詩戲問》 宋·蘇軾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
    白云不解笑,青松有余哀。
    忽聞道人歸,鳥語山容開。
    神光出寶髻,法雨洗浮埃。

    837 《次韻王鞏南遷初歸二首》 宋·蘇軾

    問君謫南賓,野葛食幾尺。
    逢人瘴發黃,入市胡眼碧。
    三年不易過,坐睨倚天壁。
    歸來貌如故,妙語仍破鏑。

    838 《次韻王鞏南遷初歸二首》 宋·蘇軾

    江家舊池臺,修竹圍一尺。
    歸來萬事非,惟見秦淮碧。
    平生痛飲處,遺墨鴉棲壁。
    西來故父客,金印雜鳴鏑。
    三槐老更茂,花絮春寂寂。
    中微未可料,家廟藏赤舄。

    839 《喜王定國北歸第五橋》 宋·蘇軾

    白露凄風洗瘴煙,夢回相對兩凄然。
    雀羅廷尉非當日,鳩杖先生愈少年。
    世事飽諳思縮手,主恩未報恥歸田。
    誰憐第五橋東水,獨照臺州老鄭虔。

    840 《葉教授和溽字韻詩,復次韻為戲,記龍井之游》 宋·蘇軾

    先生魯諸儒,飲食清不溽。
    空腸出秀句,吟嚼五味足。
    華堂鬧絲管,眸子漲春淥。
    先生疾走避,面冷毒在腹。

    * 關于非臺的詩詞 描寫非臺的詩詞 帶有非臺的詩詞 包含非臺的古詩詞(131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