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非劍的詩詞(704首)
381
《玉山謠贈時憲》 明·練子寧
我所思兮玉山之岧峣,粲芙蓉兮凌丹霄。
謫仙一去已千載,至今誰續《廬山謠》?熊侯家住劍江側
,慣掃秋山之黛色。
聞余此興為寫之,仿佛梅仙舊時宅。
382
《送王經歷之羽林》 明·劉繪
君不見玉關連日羽書飛,為報驕胡不解圍。
云沙壓塞迷宣府,烽火連營照武威。
將軍折節延籌策,謀客盱衡論握機。
旌旆搖搖出鳳京,日光塵色壯君行。
383
《哀完者公》 明·劉廉
汝上孤城破,將軍百戰余。
敵勍非劇孟,請援失包胥。
鼓竭悲風勁,弓摧落月虛。
水盤如劍處,徽芃重欷歔。
384
《送駕北征》 明·劉溥
正統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親行討北虜。
其晨日旁氣,中黑外如火。
北風轉旗腳,獵獵不停舞。
此行為宗社,倉卒出未預。
385
《憶昔行美達監州》 明·劉崧
圣王端居總四夷,黃河妥帖東南馳。
明明政化若流水,禍亂之梗誰階基?咄哉事變異往昔,簧
鼓邪說非寒饑。
囂然挾兵起田里,誅殺長吏為妖魑。
386
《送湯公子應薦之京》 明·柳溪府君
高冠長劍并嵯峨,許國籌邊感慨多。
少擬過秦追賈誼,老思用趙憶廉頗。
封侯萬里寧非命,募士千金豈論科。
執手離亭饒酒伴,飛揚跋扈奈君何。
387
《重寄李子理》 明·盧柟
麒麟出魯郊,商鉏為不祥。
向非孔仲尼,何異犬與羊。
所以路傍人,按劍默夜光。
近時青云士,豈無魯連子。
氣節茍不申,甘蹈東海死。
世人聞此言,棄之如敝屣。
投君勿復道,北風吹易水。
390
《游大酉洞天》 明·陸粲
疇昔覽山經,名跡等大酉。
乾坤遼闊吳楚長,倚劍青冥只翹首。
誰云萬里今獨來,怏意茲游信非偶。
主人亦清真,同余紫霞想。
391
《庚子紀事》 明·陸之裘
南沙頑夫不滿千,恃險攫貨爭魚鹽。
椎牛殺狗亦耕種,黃蘆白葦波連天。
海濱耆豪利兼取,逞技獻謀官府前。
喜功憂變守臣職,撫召不聽心煩煎。
393
《放歌贈宋君仲溫》 明·沈鉉
宋君曠蕩士,儒服非狂生。
筆掃千軍陳,胸藏數萬兵。
銛豪破紙竟何益,按圖折御分縱橫。
魚麗鳥翼談者易,野雉家雞人目盲。
394
《寄贈俞士行淮上治漕》 明·沈一貫
葡萄邸前春雨多,典客館下牽六騾。
將軍抱持貔虎略,且與黿鼉爭水波。
江河之決雖天事,支祈安得稱非祟。
佽飛劍出江水渾,浪拍芙容茜花細。
396
《郭熙關山雪霽圖》 明·蘇伯衡
昔我北游月在衤昔,兼旬犯雪度雄霸。
千里萬里皆瑤琨,高迷丘垤低迷罅。
朔風烈烈塵不驚,中野蕭條但桑柘。
仆夫股栗面削瓜,身上破褐才掩髂。
397
《滕用亨諸篆體歌》 明·王行
維周大篆成史籀,宣圣傳經制蝌蚪。
總因倉頡見鳥跡,象形置書變來久。
李斯小篆類玉箸,鐘鼎魚蟲分眾手。
碧霄鸞鳳漫回翔,滄海蛟螭互蟠紐。
398
《挽詩》 明·王褎
越臺草綠鷓鴣飛,劍化龍津事已非。
故國遺臣空北望,異鄉作客獨南歸。
新祠海上經秋雨,舊業林間半掩扉。
讀罷遺文腸欲斷,桐城何處一沾衣。
399
《癸酉歲徐樞密第賞雪》 明·王彝
雄雞日落鳴,天形咫尺懸如匏。
黑風不作黃云交,將軍宴客具行庖。
酒飲馬湩駝峰肴,燕姬珠帽翠垂髾。
色壓秦娥河濟嬌,十四冰弦雜雅咬。
400
《齒落》 明·吳儼
我年六十一,已落第三齒。
若更活數年,所存知有幾。
剛風著唇吻,利與劍戟比。
豈待入腹中,而后疾病起。
* 關于非劍的詩詞 描寫非劍的詩詞 帶有非劍的詩詞 包含非劍的古詩詞(7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