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非全的詩詞(817首)

    21 《沁園春 贈龔全美口訣》 元·王*

    一窮玄關,非高非下,正在當中。
    得真師指點,方知此窮,不居南北,不屬西東。
    默默內觀,綿綿靜守,道滿虛無浩氣沖。
    難言說,一星兒消息,天地根宗。

    22 《口占呈全完白四首》 清·李鄴嗣

    每到秋深摘滿筐,須教爛煮妙非常。
    諸公任設盤中饌,不及先生豆莢香。

    23 《口占呈全完白四首》 清·李鄴嗣

    先生七十健非常,好事頻來索壽章。
    但使歲餐園豆飽,人間何用“大還”方?

    24 《題寧國院十全堂》 宋·方洵武

    盧扁不世出,死生非在人。
    草木孕妙理,金玉潛至神。
    用之固有序,品制非君臣。
    世之挾術者,不啻空中塵。

    25 《和李太白(并敘〔四庫原收有太白全詩,今刪》 宋·蘇軾

    李太白有《潯陽紫極宮感秋》詩,紫極宮,今天慶觀也。
    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余,蓋其師卓玘之所刻。
    玘有道術,節義過人,今亡矣。
    太白詩云:“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復。

    26 《張安道樂全堂》 宋·蘇軾

    列子御風殊不惡,猶被莊生譏數數。
    步兵飲酒中散琴,于此得全非至樂。
    樂全居士全于天,維摩丈室空翛然。
    平生痛飲今不飲,無琴不獨琴無弦。

    27 《連日與王忠玉張全翁游西湖訪北山清順道潛二》 宋·蘇軾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萬象生我目。
    云深人在塢,風靜響應谷。
    與君皆無心,信步行看竹。

    28 《全椒張公有詩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悵然有感》 宋·王安石

    十年怊悵躡山阡,終欲持杯滴到泉。
    東路角巾非故約,西州華屋漫修椽。
    幽明永隔休炊黍,真俗相妨久絕弦。
    遺墨每看疑邂逅,復隨人事散如煙。

    29 《求全》 宋·王安石

    求全傷德義,欲速累功名。
    玉要藏而待,苗非揠故生。
    未妨徐出晝,何苦急墮成。
    此道今亡矣,嗟誰可與明。

    30 《湖北上吳勝之運使有感而言非詩也》 宋·戴復古

    蒼生積釁久,天欲盡殺之。
    干戈殺不盡,繼以大旱饑。
    田野委餓莩,道路紛流離。
    眾人識天意,不敢加扶持。

    31 《新遷書齋頗為清曠偶書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 宋·司馬光

    長夏暑候濁,云火高巑岏。
    豈徒肌骨煩,木卷川流乾。
    新居得南齋,楹檻稍虛寬。
    森羅對草樹,曉暮清陰寒,

    32 《題張安道樂全堂》 宋·蘇轍

    天命無不全,人事每自傷。
    譬如摩尼珠,宛轉有余光。
    藻飾不能加,塵垢豈有亡。
    世人未嘗識,姑射手自將。

    33 《題李公麟山莊圖其九秘全庵》 宋·蘇轍

    世道自破碎,全理未嘗違。
    溪山亦何有,永覺平日非。

    34 《韓干畫馬闕四足龍眠榻而全之》 宋·劉子翚

    吾聞兩臂天下重,馬失四蹄將底用。
    平生想似萬里游,對此惟心惻然動。
    得非曾落駑駘群,踠脫泥涂良已勤。
    又疑逸氣厭拘系,絕蹯徑欲超浮云。

    35 《次韻歐陽全真送行》 宋·趙蕃

    幾欲歸休反服初,契論今昔更憐渠。
    非關造物相料理,自是吾儕計闊疏。
    似我端宜吏刀筆,如君久合召嚴徐。
    胡然更作丁寧語,道所經行覓細書。

    36 《用韓文公送鄭尚書韻寄雷朝宗兼屬歐陽全真》 宋·趙蕃

    莽莽湖中客,悠悠月下杯。
    飛騰南海士,斷絕尺書開。
    三命今為牧,傳聞祝以來。
    貪泉姑著詠,驛使且催回。
    賓客有文士,登臨仍古臺。
    唱酬須寫寄,屬和恐非才。

    37 《送黃少遇非熊守德慶》 宋·王邁

    三紀間闕歷宦途,蕭然全似一臞儒。
    恥趨東合隳高節,甘向南州剖左符。
    悃愊不能為健吏,清修端可律貪夫。
    羊城定見菊坡老,能為蒼生一出無。

    38 《靈濟庵會高麗僧全息庵八句遺之》 宋·陳著

    生其箕子國,來拜觀音山。
    迢迢萬里外,了了一見閒。
    風波任浩蕩,云月自往還。
    莫怪圖三笑,我非元亮班。

    39 《迎仙客 重陽全真集卷之五》 元·王哲

    這害風,心已破。
    咄了是非常持課。
    也無災,亦無禍。
    不求不覓,不肯做墨大。
    大仙唱,真人和。
    全真堂里無煙火。
    無憂子,共三個。
    頓覺清涼,自在逍遙坐。

    40 《桃園憶故人 重陽全真集卷之三》 元·王哲

    琉璃枝上瓊花*。
    蓓蕾間成瑪瑙。
    烏玉葉兒偏好。
    四件誰能討。
    靜中認得真家寶。
    艷彩誠非草草。
    唯有個人知道。
    共得歸蓬島。

    * 關于非全的詩詞 描寫非全的詩詞 帶有非全的詩詞 包含非全的古詩詞(8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