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非余子的詩詞(744首)
621
《芥浮閣二首》 明·鄭胤驥
東風入林閭,春事看已馥。
鏡里發方華,樽中酒初綠。
日將蕭灑意,靜與良辰逐。
最宜檐蕭蕭,偏憐晝穆穆。
622
《起坐》 明·朱應登
窗含曉日尚熹微,起坐從容意不違。
寒菊抱花余舊摘,慈鴉將子試新飛。
久知初服無羈束,始信浮名有是非。
暫欲展書還棄擲,閑心已習靜中機。
625
《贈李道士》 宋·蘇軾
世人只數曹將軍,誰知虎頭非癡人。
腰間大羽何足道,頰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諸公子,戲著幼輿巖石里。
故教世世作黃冠,布襪青鞋弄云水。
626
《和陶神釋》 宋·蘇軾
二子本無我,其初因物著。
豈惟老變衰,念念不如故。
知君非金石,安得長托附。
莫從老君言,亦莫用佛語。
627
《贈杜介(并敘)》 宋·蘇軾
元豐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杜幾先自浙東還,與余相遇于金山,話天臺之異,以詩贈之。
我夢游天臺,橫空石橋小。
松風吹aa30露,翠濕香裊裊。
應真飛錫過,絕澗度云鳥。
628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宋·蘇軾
舊聞靖長官、賀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章圣皇帝東封,有謁于道左者,其謁云晉水部員外郎賀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
已而閱謁,見之,大驚,物色求之不可得。
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詣闕進佛道像,直數千萬。
630
《送劉貢父赴秦州清水》 宋·王安石
劉郎高論坐噓枯,幕府調胹用緒余。
筆下能當萬人敵,腹中嘗記五車書。
聞多望士登天祿,知有名臣薦子虛。
且復弦歌窮塞上,只應非晚召相如。
632
《譴瘧鬼》 唐·韓愈
屑屑水帝魂,謝謝無余輝。
如何不肖子,尚奮瘧鬼威。
乘秋作寒熱,翁嫗所罵譏。
求食歐泄間,不知臭穢非。
633
《刺濆淖》 宋·范成大
峽江饒暗石,水狀日千變。
不愁灘瀧來,但畏濆淖見。
人言盤渦耳,夷險顧有間。
仍于非時作,未可一理貫。
636
《幽事》 宋·陸游
老夫病起日支離,幽事關心只自知。
社近鄰翁饋新釀,客歸童子拾殘棋。
功名已付來生了,筆墨尤非晚歲宜。
余習可憐除未盡,移花引水伴兒嬉。
637
《戒殺》 宋·陸游
郊居去市遠,豬羊稀入饌。
既畜雞鶩群,復利魚蟹賤。
暴殄非所安,擊鮮況親見。
那得屠殺業,為客美殽膳?余年尚有幾,過日如露電。
豈無園中蔬,敬奉君子宴。
638
《夜宴即席作》 宋·陸游
宣華輦路牧牛羊,摩訶龍池草茫茫。
宮殿犁盡余繚墻,南風遠吹禾黍香。
草間白骨橫秋霜,何由喚起釂一觴?癡人走死聲利場,我獨感此惜流光。
蘋花開時風榭涼,美人縹緲如鸞翔。
堯年舜日樂未央,非子之故為誰狂?
639
《云門過何山》 宋·陸游
漠漠稻滿陂,蒙蒙雨沾衣。
林花落更新,溪鳥止復飛。
我作山中行,十日未擬歸。
思酒過野店,念茶叩僧扉,眠枕松下石,適意無訶譏。
* 關于非余子的詩詞 描寫非余子的詩詞 帶有非余子的詩詞 包含非余子的古詩詞(74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