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非似的詩詞(2054首)

    861 《游龍山》 宋·章康

    名山久相望,今日為著屐。
    到寺第一義,古松互蟠屈。
    一一龍蛇形,風雷氣蕭瑟。
    纓絡檜兩株,皆數百年物。

    862 《憶業師劉夫子》 宋·趙必蒸

    嚴風砭肌骨,{左木右術}然起遐思。
    哲人已久萎,誰可作圣儀。
    吾虞劉夫子,日維百世師。
    秉直疾邪佞,是非無所私。
    依歸良有在,出處各以時。
    遭時復不偶,竟爾相睽違。
    四雇寂似闐,中心重凄其。

    863 《重建神秀樓追和忠定公韻》 宋·趙汝遇

    峨峨城南樓,締創知幾時。
    樓前中津水,潮來復潮歸。
    眷此云海區,襟帶東西溪。
    圖牒考往事,杳杳孤鴻飛。

    864 《題閻立本十八學士圖》 宋·鄭昺

    閻公十八學士圖,當時妙筆分錙銖。
    惜哉名姓不題別,但可以意推形模。
    十二匹馬一匹驢,五士無馬應直廬。
    五鞍施狨乃禁從,長孫房杜王魏徒。

    865 《家園示弟槱》 宋·鄭樵

    每恨紈綺子,交游半博徒。
    棄家尋有道,舍命事名儒。
    風雅非難及,今人貴與殊。
    夜深何所囑,囑汝似狂夫。

    866 《仲常龍圖自廣移帥閩》 宋·鄭俠

    去年牙戟海邊城,空望門闌涕泗橫。
    今日去旄東向夢,那知高纛此中迎。
    豈非丈席諧瞻對,亦似云衢有否亨。
    十年余年想諄誨,更期朱玉似河傾。

    867 《上曹大夫》 宋·鄭俠

    客從南英到揭陽,十有五年困長道。
    囊資空竭奴仆愁,氣象塵埃顏貌老。
    天矜窮悴幸有緣,太守曹公看客好。
    孤舟薄艤即趨門,一笑相迎見懷抱。

    868 《食河豚》 宋·周承勛

    君不見楚王渡江萍如日,剖而食之甜似蜜。
    河魨本自食楊花,花結浮萍萍結實。
    又不見越王食鱠遺其馀。
    中流化作王馀魚。

    869 《食河豚》 宋·周晞稷

    君不見楚王渡東萍如日,剖而食之甜似蜜。
    河魨本自食楊花,花結浮萍萍結實。
    又不見越王食鱠遺其馀,中流化作王馀魚。
    河魨本是當年物,尚帶西子胸前酥。

    870 《春風如少年效程漢翁》 元·何中

    春風如少年,狂逐無定處。
    垂楊曲江堤,細草東郊路。
    只言今似昔,不悟新非故。
    流水何時歸,殘鶯數聲暮。

    871 《龍虎臺應制》 元·馬祖常

    龍虎臺高秋意多,翠華來日似鸞坡。
    天將山海為城塹,人倚云霞作綺羅。
    周穆故慚《黃竹賦》,漢高空奏《大風歌》。
    西京巡省非行幸,要使蒼生樂至和。

    872 《滿江紅 次元復初韻》 未知·曹伯啟

    四十年間,問何似、古人方略。
    時自笑、致身無策,療貧無藥。
    世事從來如意少,宦情已比當年薄。
    更不須、勛業鏡中看,今非昨。

    873 《讀書》 元·周砥

    讀書易為感,時節已徂秋。
    行游固可適,歲月不留。
    高齋曠而寂,人務罕相酬。
    千載事了了,寧不慕前修。

    874 《袁伯長侍講,伯生、伯庸二待制,同赴北都卻》 元·柳貫

    杜詩詫蜀險,高有石柜閣。
    安知居庸口,可掠太白腳。
    馬行已崇顛,鳥度尚層壑。
    林蹊曠迷轍,崖井荒留幕。

    875 《謁金門 依韻和孤蟾四闋》 元·吳澄

    如何喜。
    自喜自知可矣。
    天地與人同一理。
    世間知者幾。

    876 《念奴嬌 冬月》 元·洪希文

    月華似水,正同云天氣,流光如爍。
    冷氣射入寒瘁竦,走下深簾重幕。
    十二瓊樓,三千玉斧,手凍恁誰斷。
    乘鸞女子,為伊再三驚愕。

    877 《江上晚來山》 明·蔡羽

    江上晚來山,宛似五湖綠。
    我行霜尚繁,已聽鶯出谷。
    三歲桃李花,天涯一何促。
    非乏箜篌聲,不解秦人曲。
    長裾畏風塵,握粟厭童仆。
    攜手會稽云,扁舟未為速。

    878 《被收后作詩》 明·陳有定

    失勢非人事,重圍戟似林。
    乾坤今已老,不死舊臣心。

    879 《遣興》 明·道原法師

    清晨啟重門,童子凈灑掃。
    披衣視天宇,野曠日杲杲。
    憶昨懷故園,似遭青山惱。
    一狷彼此念,適意無不好。

    880 《春日述懷寄湯義仍四十韻》 明·鄧渼

    漢域春陰盡,蒼山旅病淹。
    梯航三面入,風壤百夷兼。
    五尺秦通道,單車即瘴炎。
    投荒虛繡斧,覽勝引彤幨。

    * 關于非似的詩詞 描寫非似的詩詞 帶有非似的詩詞 包含非似的古詩詞(20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