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靜慮的詩詞(221首)
84
《閑情賦》 魏晉·陶淵明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
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于諷諫。
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并觸類,廣其辭義。
余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寫人美人
85
《曾國藩誡子書》 清·曾國藩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許可,老大徒傷,不勝悚惶慚赧。
今將永別,特將四條教汝兄弟。
一曰慎獨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
家訓
87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89
《偶成》 宋·曹彥約
道心非動靜,學者何難易。
癡云欲掃除,迅霆無擬議。
無妄而微疾,勿藥斯有喜。
一輪秋月明,云為豈思慮。
90
《山居二首寄朝中故舊》 宋·謝直
苒苒年華漸向西,可能回腳下涂泥。
靜收營慮遠書卷,少有工夫入菜畦。
潔甚水蒲邊白鳥,翩然風柳下黃鸝。
猶嫌宿處聞雞犬,更待移深過虎蹊。
92
《滿庭芳 示眾》 元·王丹桂
*正清油,重羅白面,如牙細米舂淘。
精嚴辦供,庖饌列珍肴。
虔屬恪香點靜,頻作禮、豈憚劬勞。
惟求望,見存獲福,亡者得升超。
93
《聞蟋蟀有感》 清·范姝
秋聲聽不得,況爾發哀聞。
游子他鄉淚,空閨此夜心。
已憐裝閣靜,還慮塞亙深。
蕭瑟西風緊,行看霜雪侵。
94
《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宋·劉黻
仰觀復俯察,上下融真機。
元氣無奇耦,魚躍蔦自飛。
神圣奠中域,靜動心勿違。
天地斂諸躬,照以日月輝。
遜志納眾有,先慮周萬微,胞與豈不夥,游泳皇極歸。
95
《水濱洞》 明·王守仁
送遠憩岨谷,濯纓俯清流。
沿溪陟危石,曲洞藏深幽。
花靜馥常瑀,溜暗光亦浮。
平生泉石好,所遇成淹留。
好鳥忽雙下,鯈魚亦群游。
坐久塵慮息,澹然與道謀。
97
《題隱圃贈蔣希魯》 宋·范師道
勇退人難事,明公識慮長。
波濤濟舟輯,霜雪見松篁。
林下開前圃,花間撤亞槍。
二疏良宴會,老杜好篇章。
道向清來勝,機于靜處忘。
當除印如斗,試一較閒忙。
98
《題三易備遺》 宋·葛寅炎
誰鑿混沌竅,龍馬出澄淵。
篤生羲文圣,立極先后天。
三三羑所演,兩兩山之連。
不假人安排,自有天渾全。
99
《石橋》 宋·李復圭
石梁嵲屼據山流,異跡嘗聞記道猷。
五百真如誰化滅,三千色界妄探求。
燈龕焰古長年在,茗盞花濃繼日浮。
靜境少留塵慮息,松風蕭颯又驚秋。
100
《秋霜閣》 宋·劉拯
翰林詩筆振千古,珊瑚照夜橫雕梁。
高文勝地占江左,我來戴勝初降桑。
雨師憤郁欲傾注,氣蒸柱礎如迸漿。
清風執熱逝可濯,定知五月飛秋霜。
* 關于靜慮的詩詞 描寫靜慮的詩詞 帶有靜慮的詩詞 包含靜慮的古詩詞(2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