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靜色的詩詞(1258首)
741
《白云海》 明·瞿榮智
白云深,白云深,白云深護山之心。
有時隨龍去東海,倏焉永宇團秋陰。
英英不來入我牖,直上璇霄掩箕斗。
或貫日色流玉虹,或漏雷聲墮天狗。
742
《山中秋夜》 明·李元昭
萬壑秋潭靜,千巖夜色新。
山中花作妓,海上月為賓。
酒泛丹丘桂,羹傳碧澗莼。
暖云凝石榻,高臥傍南宸。
745
《新秋漫興二首》 明·盧沄
地僻秋先到,門幽客不經。
蛩聲共吟韻,霄色入丹青。
古樹斜留月,遙空靜落星。
坐驚衣袂濕,湛露滿中庭。
748
《昌公房看牡丹歌》 明·陸師道
嘗聞樂府牡丹芳春來,一城人若狂。
我今日日被花惱,毋乃花淫如洛陽。
吳中三月花如綺,百品千名斗奇靡。
名園往往平泉莊,禪宮處處西明寺。
749
《月堂室中閑題》 明·逯昶
清心投靜室,童子啟云關。
秋色老著樹,夕陽明在山。
高崖泉落響,遠漢鳥飛還。
擾擾紅塵里,無如僧最閑。
750
《冰雪窩》 明·全室宗泐
道人冰雪窩,巖棲稱岑寂。
洞門白日陰,三徑青苔色。
片云檐外生,落葉階前積。
更深竽火紅,晝靜茶煙碧。
淡泊中自怡,安居無不適。
彼美西方人,時時勞念憶。
752
《再作太白山人歌》 明·邵寶
吾聞太白之山倚西極,華岳崚嶒勢相敵。
上凌剛風太古雪尚寒,下撫蒼茫鳥無力。
吁嗟!茲山有徑不與終南通,士將避世往往游其中,超歷
萬壑巢云松。
754
《雅集志》 明·釋良琦
玉山窈窕集瓊筵,手撥鹍雞十二弦。
巢樹老僧狂破戒,散華天女醉談禪。
鵝兒色重酴醾酒,桂葉香深翡翠煙。
最愛碧桃歌扇靜,長瓶自煮白云泉。
755
《碧梧翠竹堂》 明·釋良琦
碧梧翠竹之高堂,乃在玉山西石岡。
濃陰晝護白日靜,翠氣夜含清秋涼。
堂中美人雙鳴珰,不獨癡絕能文章。
北海李生共放曠,東林惠遠同徜徉。
756
《石鼓詩》 明·唐之淳
郡學舊辟雍,中有岐陽鼓。
古今所聞十,左右各惟五。
離離大星隕,兀兀壞云補。
累累營灶減,落落陳沙聚。
757
《晨起》 明·王九思
晨起臨芳苑,閑行玩物華。
社期來燕子,春色到梨花。
地僻柴扉靜,亭深草徑斜。
桃源那復見,今見野人家。
758
《曉望》 明·王嗣經
雨余湖色靜,雜樹曉氳氳。
空水遙難辨,山花近漸分。
葉齊增岸影,魚聚矗波紋。
日出林光白,英英散宿云。
759
《居庸關》 明·王英
千峰高處起層城,空里岧峣積翠明。
云靜芙蓉開霽色,天清鼓角散秋聲。
北連紫塞烽煙斷,南接金臺驛路平。
此地由來稱設險,萬年形勢壯神京。
760
《徐良輔耕漁軒》 明·王隅
南山饑牛常待飯,而君力田致疏懶。
北冥游鯤幾千里,而君重釣滄浪水。
高堂老親鶴兩鬢,二者本自供甘旨。
禾囷三百既有獲,得漁可羹而已矣。
* 關于靜色的詩詞 描寫靜色的詩詞 帶有靜色的詩詞 包含靜色的古詩詞(125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