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靜溫的詩詞(172首)
81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82
《篆冢歌(有序)》 元·錢惟善
包羲卦畫龜龍出,頡俑造書鬼夜泣。
俯觀鳥獸迒蹄跡,依類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東封,改易殊體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國子,六書大義開群蒙。
83
《戲簡文量》 明·陸釴
連娟新月照黃昏,無事知君靜掩門。
醉里無功應自適,愁來仲孺與誰論。
金魚定想嬌兒覓,鸞鏡難忘舞影存。
昨夜天風欺獨客,青綾吹透不成溫。
84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86
《雪夜獨宿柏仙庵》 宋·蘇軾
晚雨纖纖變玉aa17,小庵高臥有余清。
夢驚忽有穿窗片,夜靜惟聞瀉竹聲。
稍壓冬溫聊得健,未濡秋旱若為耕。
天公用意真難會,又作春風爛漫晴。
87
《岐亭五首(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于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88
《丙寅中秋詠月》 宋·晏殊
玉籥秋初半,冰輪歲有期。
苦吟含翰久,清宴下樓遲。
雁怯波光動,蛩愁葉影危。
烘簾頻卷押,溫酎旋凝澌。
90
《雪霽獨登南樓》 宋·范成大
雪睛風勁晚來冰,樓上奇寒病骨驚。
雀啄空檐銀筍墮,鴉翻高樹玉塵傾。
青簾閃閃千家靜,黃帽亭亭一水橫。
坐久天容卻溫麗,一彎新月對長庚。
91
《次韻莘老》 宋·秦觀
妙齡隨計日,紺發度關年。
較藝先豪俊,飛聲動眇綿。
秘書窺甲乙,密室詣溫宣。
已葉半千運。
92
《記夢》 宋·陸游
夢里都忘兩鬢殘,恍然白紵入長安。
硾教紙熟修溫卷,僦得驢騎候熱官。
紅葉滿街秋著句,青樓燒燭夜追歡。
如今萬事消除盡,老眼摩挲靜處看。
93
《病中夜賦》 宋·陸游
客如病鶴臥還起,燈似孤螢闔復開。
苜蓿花催春事去,梧桐葉送雨聲來。
榮河溫洛幾時復?志士仁人空自哀。
但使胡塵一朝靜,此身不恨死蒿萊。
94
《連日得雨涼甚有作》 宋·陸游
九淵龍起跨蒼茫,聊為西州洗亢陽。
曉看空蒙知歲稔,夜聞點滴覺心涼。
紗幮不下蚊蠅靜,焙火微溫書畫香。
睡足何須云夢澤,如雷鼻息撼鄰墻。
95
《筠庵午憩》 宋·楊萬里
筠庵稍不至,一至一回好。
風從林梢落,吹亂竹根草。
巾屨上下涼,鶯鵲左右噪。
市聲元不近,靜聽遠亦到。
96
《翰長再有北門之拜》 宋·宋祁
病褫荷囊避禁闈,彌年專氣養瓊枝。
仙都去后桃尋熟,溫室重來樹更滋。
宮月舊蟾涵靜滴,武泥前劄燥殘芝。
寶釘賜帶輝腰組,尚苦春來幾眼移。
97
《宿直》 宋·宋祁
三重仙閣道家山,寓直由來恧素餐。
漏近章溝先報暝,樹連溫省未知寒。
蘭釭靜對朱花結,芒帙閑披白蠹乾。
前膝正宜無夜召,賈生衰鬢僅勝冠。
98
《感春》 宋·張耒
淹留生白發,默默又驚春。
花房與柳萼,三見東風新。
竟日雨不止,翛翛寒著人。
擁裘坐閉閣,但與山爐親。
99
《歲暮閑韻四首》 宋·張耒
歲暮柯山客,蕭條酒一樽。
貧閑緣事少,老冷賴爐溫。
草木千山麓,蓬茅數畝村。
相逢半農圃,無事理雞豚。
* 關于靜溫的詩詞 描寫靜溫的詩詞 帶有靜溫的詩詞 包含靜溫的古詩詞(1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