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靜涵的詩詞(118首)
44
《洞仙歌(七夕)》 宋·黃裳
世間言笑,天上誰歡聚。
河漢涵秋靜無暑。
望丹霄杳杳,云幄俄開,緣會遠,空引時情萬縷。
彩樓人送目,今夕無變,巧在靈絲暗相許。
45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46
《秋日懷元晦》 宋·黃銖
葉落不勝秋,山空退煩暑。
高齋讀書罷,枕臂聽殘雨。
靄靄野云昏,翻翻墜紅舞。
中虛萬思息,動靜理可睹。
47
《山居二首寄朝中故舊》 宋·謝直
苒苒年華漸向西,可能回腳下涂泥。
靜收營慮遠書卷,少有工夫入菜畦。
潔甚水蒲邊白鳥,翩然風柳下黃鸝。
猶嫌宿處聞雞犬,更待移深過虎蹊。
48
《鶯啼序》 宋·黃公紹
銀云卷晴縹緲,臥長龍一帶。
柳絲蘸、幾簇柔煙,兩市簾棟如畫。
芳草岸、彎環半玉,鱗鱗曲港雙流會。
看碧天連水,翻成箭樣風快。
51
《常熟致道觀七星檜》 明·黃云
琴川古跡得縱觀,七檜象斗羅仙壇。
真人手植自梁代,燧人之火不及鉆。
成形成象兩昭應,斟酌元氣其無端。
陰敷古殿覆玉座,星宮瞻天肅圣顏。
52
《陸象山先生墓》 宋·郭波
大道久荊榛,歧路苦未并。
博約豈不賢,末學恣馳騁。
口耳謾紛紜,徒知響與影。
吾心自神明,一掬涵萬境。
53
《送翁主學謁靖山提舉》 宋·何文季
三百年間植士林,年來零落幾青衿。
人間已厭詩書味,堂上猶聞絲竹音。
山向靜中涵易象,陽於復處見天心。
執經弟子趨函丈,祗恐門前雪意深。
54
《靈巖》 宋·何子舉
靈巖之境最超卓,高隱翠微浸碧落。
迢迢一逕倒青松,壁闕危門敞虛閣。
敞虛閣,見寥廓,萬疊青山連海角。
56
《冰泉洞》 宋·劉達
飛泉落巍巍,湍水去激激。
未若洞中源,靜淵如得適。
清潤挹千巖,冷凝涵四壁。
幽討會有時,煩襟聊與滌。
57
《稠山茅屋》 宋·饒魯
亂山堆翠如削玉,中有幽人結茅屋。
柴扉寂寂掩蒼苔,書院蕭蕭倚修竹。
閒云滿塹白日長,咿唔朝暮聲瑯瑯。
蕓窗紙破漏月影,石硯水滿涵天光。
58
《留題云門寺》 宋·釋智仁
秦峰千古寺,豈易得躋攀。
一夢幾回到,片心長此間。
溪光涵石壁,秋色露松關。
靜室孤禪后,寒鐘夜滿山。
59
《登金山》 宋·唐文若
江流出岷蜀,萬折東南傾。
茲山若巨舫,勢欲扼滄溟。
天高象教尊,海岳朝百靈。
云水渺四極,下上涵日星。
60
《題應天寺》 宋·王昌符
何事詩家稱翦裁,跨虛相繼有樓臺。
水涵春碧雨初霽,山露曉青云半開。
寶塔禮終僧室靜,粉墻題罷使車回。
此時欲結香蓮社,只為陶潛醉不來。
* 關于靜涵的詩詞 描寫靜涵的詩詞 帶有靜涵的詩詞 包含靜涵的古詩詞(1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