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靜氣的詩詞(1168首)
561
《題蒼梧部》 宋·陳執中
莫訝南方景物疏,為君聊且話蒼梧。
地傾二面城池壯,江迸三流氣色麄。
山畜火光因政出,石藏牛影為仙呼。
官廳傳自唐丞相,民頌思從漢大夫。
562
《郊祀慶成詩》 宋·陳宗遠
寶歷登三禩,觚壇類兩儀。
居歆修大報,肇祀述前規。
景迓初陽吉,齋嚴一月期。
采章循節儉,縕豫屏紛離。
565
《寄施蕓隱》 宋·崔復初
驚見門前柳又陰,江湖何日可山林。
未能成事空豪氣,恐易傷時休苦吟。
魚信不來流水遠,雁聲低去暮云深。
而今甚覺春游懶,靜看中庸養道心。
566
《雹》 宋·戴埴
玄默執徐歲,月律終無射。
京師連雨雹,小者如彈,大者如拳。
林柯葉亂下,
567
《贈五星陳東野》 宋·方逢辰
粵從動靜極互根,裂為二氣分五行。
未有二氣先有理,理與氣合人物生。
人惟稟得天地氣,故為耳目形口鼻。
人惟稟得氣之理,故為仁義為禮智。
568
《題三易備遺》 宋·葛寅炎
誰鑿混沌竅,龍馬出澄淵。
篤生羲文圣,立極先后天。
三三羑所演,兩兩山之連。
不假人安排,自有天渾全。
569
《哀呂東萊》 宋·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云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570
《洋州》 宋·韓億
梁州鄰左右洋川,氣候融融別是天。
地僻過冬稀見雁,箐深初夏已聞蟬。
鄉風與蜀微相似,驛路見秦舊接連。
駱谷轉山圍境內,漢江奔浪繞城邊。
571
《定業寺》 宋·胡鑒
拂云開紫氣,窈窕入幽境。
杉森若趨山,竹青無盡境。
寒螀互響答,野鳥話深靜。
暗水冽池光,疏風碎金影。
騁懷抖黃埃,吸影別清鏡。
三年面溪西,所樂尤未竟。
出野山益深,佳氣為參請。
572
《登四明山》 宋·黃巨澄
會稽東南秀,四明名更佳。
蜿蜒三百里,慘淡青蓮花。
伊昔天地初,山川始萌芽。
六丁揮神斧,斲削如人家。
575
《葛井仙蹤》 宋·蔣晉
誰鑿云根清氣泄,混混源泉流不竭。
味極太古比龍涎,飲之令人骨清徹。
父老為云有葛仙,丹成此地經多年。
寂寞煙霞洞云靜,惟留斯跡令人傳。
576
《雜詩》 宋·李復
一氣偶暫聚,靈府含虛明。
至人遺世氛,妙靜無將迎。
索珠迷罔象,鼓琴有虧成。
淼淼千海波,全潮浮漚輕。
579
《上雷御史》 宋·李思衍
臺上棲鳥顫曉寒,朱簾云靜楚天寬。
星芒搖動龍阿劍,霜氣橫陳廌角冠。
苦透柏心風力勁,清臨梅影雪痕乾。
渾源聞有傳家譜,夜露心香借易看。
580
《清風十韻》 宋·李宗諤
閒館方回暑,商飚乍應金。
天高初起籟,松澹更宜琴。
汾棹傳歌遠,班詩托興深。
東陽仁自布,西顥氣還侵。
* 關于靜氣的詩詞 描寫靜氣的詩詞 帶有靜氣的詩詞 包含靜氣的古詩詞(1168首)